離別親人 守護雙峰 他們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

  新湖南客戶端   2022-01-27 19:48:24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吳海清 李正炎

配送一日三餐、上門核酸檢測、解決急難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在湖南省雙峰縣金匯酒店集中隔離點,除了留觀隔離對象,“被隔離”的還有22名防疫工作人員。這其中,李聽、肖偉志、曾凱和朱勇輝四人從2021年1月13日起,已在金匯酒店足足堅守了379天。

“不止379天,是387天。我是2021年1月6日就到了另一集中隔離點工作,后直接轉(zhuǎn)調(diào)至金匯。”1月26日,記者走進金匯酒店集中隔離點,細算四人“被隔離”的日子,李聽走上前,向記者更正道。

(工作人員定時為隔離客人送去早餐)

31歲的李聽是金開街道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負責金匯集中隔離點的綜合組工作。雖然家與集中隔離點的距離還不足2公里,但在這387天,他堅守崗位,沒有回過一趟家。

進駐隔離點前一天,他告訴4歲的女兒:“爸爸要去打病毒了?!迸畠汉荛_心,隔了一個星期不見,開始在視頻里反復問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李聽總說,爸爸把所有病毒都消滅了就回來。4歲的女兒似懂非懂地豎起大拇指:“爸爸,好厲害。”

李聽也動過向領導請示換人的想法,但他內(nèi)心明白:自己在單位就是負責這塊事務的,又是黨員,正是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時刻,不能退縮!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核酸檢測采樣)

醫(yī)療組的肖偉志是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今年57歲,25年黨齡,既是這里的“老大哥”,又是“老黃?!薄?個月前,肖偉志不慎摔倒,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去醫(yī)院檢查完傷勢,休息了2天后,他又吊著綁帶匆匆趕來上班。

肖偉志是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出身。每次隔離點里檢測出“無癥狀感染者”或“復陽患者”, 大家免不了情緒波動。他又義無反顧地當起了“心里醫(yī)生”。“結(jié)合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再把我們是如何落實防疫措施的告訴對方,大家基本上就不會胡思亂想了。”肖偉志說得輕描淡寫,背后卻是他沉甸甸的責任感。

朱勇輝是金匯酒店大堂經(jīng)理。酒店成為集中隔離點后,他轉(zhuǎn)為后勤組人員:“每天早上6點要檢測菜的樣品,打掃衛(wèi)生、檢查防疫器材的損耗和發(fā)放生活必需品。”去年酒店里最多時有110多個留觀隔離人員,適逢炎熱夏季,送餐的后勤人員必須穿防護服,送一趟餐下來,頭發(fā)冒熱氣,汗水濕透衣服是家常便飯。

負責核酸檢測的曾凱和女朋友異地戀一年。2021年,女朋友受不了異地戀,便主動來到雙峰,誰知曾凱已自告奮勇選擇了“被隔離”。這一年,倆人的“異地戀”在空間上只相隔不到500米。一個站在金匯酒店對面的馬路邊,一個站在金匯酒店客房窗邊,二人揮手相望,還是只能燙電話煲。

偏偏就是這500米,讓兩顆火熱的心肝腸寸斷,女朋友說著說著就哽咽起來;曾凱聽見了,心里也堵得慌,不知不覺淚水模糊了雙眼……”

(小女孩手寫的感謝信)

離別親人和愛人,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盡早團圓。正是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讓曾凱等人對留觀隔離人員多了些理解。7樓某房間是孕婦,需要清淡點的餐飲;8樓某房間馬桶堵了,需要趕緊疏通;9樓某房間帶了小孩,能否提供營養(yǎng)餐,再送條高點的凳子,方便孩子學習……隔離觀察對象的訴求,只要不違規(guī),李聽、肖偉志、朱勇輝和曾凱都會想盡辦法滿足。他們的辛勤付出也被一個個留觀隔離人員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感謝你們……”幾乎每一個解除隔離,離開金匯酒店的留觀隔離人員都會通過微信等方式表達對工作人員的深深謝意。9樓房間的小女孩,在解除隔離的臨走前,悄悄將自己寫的感謝信塞到了曾凱的手中。

“看到一個個留觀隔離人員走出大門,坐上回家的車子時,心里非常欣慰,感覺自己的付出值了?!痹鴦P笑道。

責編:曾玉璽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