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愛蓮說》與衡陽淵源

甘建華     2023-12-08 10:07:46


△衡陽廉政文化雕塑園內(nèi)雕塑《舅甥情(鄭向與周敦頤)》

文/圖 甘建華

勝日尋芳何處去?又來離家不遠的衡陽廉政文化雕塑園,瞻仰周敦頤及歷代廉官清吏的群像。作為學(xué)術(shù)界公認的北宋理學(xué)開山鼻祖、湖湘文化的思想源頭、聯(lián)合國認定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的周敦頤,其廣為人知并非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xué)基本概念,而是千古傳誦的散文名篇《愛蓮說》。《愛蓮說》的緣起則與其第二故鄉(xiāng)衡陽淵源極深。

周敦頤原名惇實,為避宋英宗趙曙(原名宗實)之諱,改名敦頤,字茂叔,號濂溪,是繼孔孟之后的第二代大儒,故世稱周子、濂溪先生。其先世原居汝南,后徙青州,再徙襄陽,又徙湖南寧遠,五代時輾轉(zhuǎn)進入相鄰道州(今湖南道縣)。周子祖父周智強“田可耕兮書可讀,半為農(nóng)者半為儒”。周子之父周輔成,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乙卯科(1015)進士,歷官多善政,終賀州桂嶺(今廣西賀州市桂嶺鎮(zhèn))縣令,卒后被神宗皇帝加贈右諫議大夫。周子年幼,父親病歿,只好隨母來衡州投靠舅父鄭向,解決衣食之困,尋求讀書仕進之路。但周子何時來衡,歷史上有3種說法:5歲說父亡即來衡;8歲說父亡守孝3年后來衡;15歲說源于周子亡后148年,朱熹的學(xué)生四川合州人度正所著《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中,有“天圣九年辛未,先生年十五……依舅氏”的記載。

此外,周子生前好友、北宋名儒潘興嗣為周母撰《仙居縣太君鄭氏墓志銘》,南宋權(quán)工部尚書湯漢撰《衡州先賢堂記》,皆稱其“幼孤省舅”。還有清順治偏沅巡撫袁廓宇奏稱“濂溪道學(xué)淵源,又嘗有依舅氏于衡之說”,雍正湖南學(xué)政習(xí)寯稱“元公幼孤,讀書舅氏”,乾隆衡陽縣令徐堂稱“夫子生于營道,幼依舅氏鄭公向”,晚清湘軍名宦李元度稱“周子幼孤,鞠于舅氏”,著名學(xué)者王先謙稱“周子少孤,依舅氏龍圖學(xué)士鄭向以居,后人即向故宅建(濂溪)祠”。同治年間,湘軍領(lǐng)袖彭玉麟修《衡陽縣志》,稱鄭向“家衡陽之西湖,其甥周敦頤從向?qū)W,以向官任為分寧主簿,后為大儒”。1998年《衡陽市志·大事記》稱:“周敦頤讀書郡城西湖舅家?!敝苁?、鄭氏所有譜系源流皆持上述之說。

2008年9月,周子第二十七代裔孫周安林經(jīng)過多年考證,在《衡陽日報》發(fā)表《周敦頤居衡時間考》,言之鑿鑿地指出:周子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端午節(jié),其父亡于乾興元年(1022)八月二十日,時周子5周歲。天圣三年(1025),衡州舅父鄭向牽掛妹妹與外甥孤兒寡母生計艱難,派周子同母異父兄盧敦文赴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將妹妹和外甥敦頤、敦賁、外甥女季淳接來衡陽鄭宅撫養(yǎng)。鄭向視甥猶如己子,故以鄭家敦字輩為3個外甥取名入籍,并親自授課督學(xué),為外甥盡其所能創(chuàng)造比較好的學(xué)習(xí)條件。

衡陽鄭家源于春秋諸侯鄭桓公,郡望陳留(今河南省開封縣朱仙鎮(zhèn)古城村,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鄭國都城),先祖北宋初年南仕來衡,定居西湖,故譜序中有“仰東京之遺風(fēng),沾西湖之余潤”語。周子外公鄭燦曾任后蜀帝孟昶的左侍禁。鄭燦育有一女一子,女即周敦頤之母,先嫁盧郎中,生下盧敦文,再醮道州進士周輔成,生下一女二子。子鄭向,大中祥符三年庚戌科(1010)以省元中進士,歷知濠州、蔡州,召試集賢院,修起居注。出為兩浙運副,疏浚潤州蒜山漕河,直達大江,運輸稱便,以功擢右制誥,后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杭州,卒于任所。鄭向精于史學(xué),撰有《五代開皇紀》三十卷、《起居注故事》三卷。

周子聰慧過人,悟性超眾,因此深得舅父喜愛。周子特別喜愛荷花,鄭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鳳凰山下(今衡陽市二中)構(gòu)亭植蓮,使他靜心讀書、參經(jīng)悟道。當時西湖在小西門至大西門之間的城外,滿湖白蓮直達蒸水河邊,愛蓮?fù)?、講易臺凸顯其間,自然是讀書人稱心遂意的好地方。盛夏之夜,蓮花怒放,香氣襲人,美不勝收,給周子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后“愛其池之白蓮,著《愛蓮說》以見志”(習(xí)寯《衡陽縣學(xué)愛蓮?fù)び洝罚V馨擦帧丁拔骱狗虐咨徎ā钡涔视蓙怼肺闹姓f:“從周子一生為人及惜墨如金,作文深思熟慮,極其簡約嚴謹,喜廣征文友意見,諸種風(fēng)格判斷,《愛蓮說》如此千古絕句名篇,必是積久成章?!薄啊稅凵徴f》受西湖白蓮之啟悟,始作于西湖舅家,(習(xí)寯之說)事實上是成立的?!?/span>

周子是一個大思想家,但不是一個大文學(xué)家,然而他的《愛蓮說》卻成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經(jīng)典作品。清代李扶九、黃仁黼編《古文筆法百篇》,曾如是評點《愛蓮說》:“章法分明,局度深穩(wěn),有道之言也。”2012年“湖南九章”征集評選活動,周敦頤的《愛蓮說》,與屈原《湘君》、賈誼《鵩鳥賦》、陶淵明《桃花源記》、范仲淹《岳陽樓記》、米芾《瀟湘八景圖詩序》、王夫之《船山記》、楊度《湖南少年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同時入選。

周子人生最重要的成長期在衡陽12年之久,相較于他的出生地道縣,歸宿地九江,衡陽是他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他免于人生低落的時候。正是他的舅父鄭向,這位衡陽先賢濟孤扶幼,幫助、培養(yǎng)、教育他,“公期以遠器,其命名之義類同于其諸子,而使官仕焉”(湯漢《衡州先賢堂記》)。

近讀周晚霞博士編著《日本濂溪志》,書中放了九州國立博物館和反町茂作氏所藏的兩幅《周茂叔愛蓮圖》,一者表現(xiàn)濂溪先生垂釣之清逸,一者想象濂溪先生讀書之情狀,風(fēng)格雖迥異,卻反映出濂溪學(xué)已嵌入日本社會的事實。而周敦頤當年在衡陽舅家柘里渡莊園讀書賞荷之所在,即我現(xiàn)今所居的衡陽市華新開發(fā)區(qū)銀泰紅城——幸何如哉!

據(jù)說,周子后來曾經(jīng)4次回衡省親祭舅。任郴縣縣令時,他來到鳳凰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一包蓮籽撒在西湖中,然后請人修繕故宅,并在石鼓山前籌辦書院。書院建成后,他將其命名為濂溪書院,并親自登堂講學(xué),傳道授業(yè),為衡州接續(xù)文脈。

明代嘉靖初年(1522),衡山縣令彭簪重修南岳鄴侯書院,周敦頤與韓愈、李泌、趙抃、朱熹、張栻等同祀。萬歷年間(1573-1619),衡州知府李安仁纂修《石鼓書院志》,稱“濂溪周公敦頤,古今稱為絕學(xué),其有聲于石鼓,當不下唐宋諸儒”。萬歷十七年(1589),周子與韓愈、李寬、李士真、朱熹、張栻、黃榦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明清兩代,衡州府都有濂溪書院,辟建濂溪街,興建濂溪祠。乾隆十八年(1753),衡陽文廟落成,周氏族裔“聚族解囊,共勷新宇,約費陸拾兩”。廟內(nèi)先賢堂聯(lián)至今猶見于地方史志:“演太極,著通書,窮物理之精微,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立門墻,升堂奧,窺先王之秘室,不在由也,而在斯乎?!?/span>

2007年9月,衡陽在走過兩千多年歷史之后,終于確立“湖湘文化名城”的定位,首屆湖湘文化旅游節(jié)的重頭戲,就是大打周子這張牌,將西湖公園改造升級,建愛蓮閣,塑周子像,重現(xiàn)“西湖夜放白蓮花”的衡陽八景之一。愛蓮閣14字聯(lián)為書法大家何滿宗所書:“登岳陽樓,誦范公名篇,樹為官風(fēng)尚;上愛蓮閣,吟周子美文,立做人氣節(jié)?!?/span>

又過10年,2017年3月,全國首家以雕塑形式展示廉政文化和廉吏風(fēng)采的園區(qū)——衡陽廉政文化雕塑園開園。它位于高新開發(fā)區(qū)蒸水南岸風(fēng)光帶,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分古今二園,園內(nèi)設(shè)有警鐘樓、齊廉亭、32座歷代廉政名人雕像、40處景墻壁刻和20處石刻。核心景區(qū)濂溪文化園為周敦頤少年在衡經(jīng)歷,其中有解放軍原總后政委周克玉上將親書“濂溪第二故里”牌坊,周子與鄭向甥舅情深塑像,左樹碑林石刻詩墻畫苑,右立愛蓮?fù)ぁ⒅茏屿艄┦廊苏把觥?/span>

翌年夏天,衡陽市郊雨母山風(fēng)景區(qū)十里荷塘開放,周敦頤雕塑以凝神沉思的姿勢注目遠方。荷香花海仿佛人間仙境,游客們駐足于其側(cè)旁,朗聲吟誦石碑上的《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摘自《湘聲報》

責(zé)編:羅嘉凌

一審:羅嘉凌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