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歷史地名故事:谷山

陳先樞     2023-12-20 10:53:52

△清嘉慶《長沙縣志》載谷山圖

文/陳先樞

谷山位于長沙湘江西岸,跨岳麓區(qū)和望城區(qū)。原名云母山,又名橞山。傳說山上原有祭祀谷神的道觀,因明朝谷王朱橞隱居此山而定名谷山。

谷山與鵝羊山隔江而峙,峰巒起伏,蜿蜒20千米。主峰谷王峰,海拔362米,面積約15平方千米。谷山相傳因明代谷王入山為僧而得名?!睹魇贰份d:“谷王橞,太祖庶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八年(1395)就藩宣府(今河北宣化),成祖即位,移長沙府,永樂十五年(1417)坐謀逆,削為庶人?!毙艑偕瞎?,故稱谷王。

谷山地勢險要,道路崎嶇,藤蘿攀附,古木參天。清詩人楊世安《登谷山》詩云:

谷山與岳爭空地,

聳入青天勢未已。

盤旋鳥道登山尖,

一碧遙看洞庭水。

蒼茫獨立翠微間,

此身不信在人寰。

長嘯一聲下山去,

芒鞋帶著白云還。

然而,谷山之名在明代谷王以前即已有之。當?shù)貍髡f,遠古先民信奉的農(nóng)業(yè)神——谷神在此山顯靈,谷山寺的前身即是祭祀谷神的道觀。到唐代名寶寧寺,唐代三藏禪師所建。唐末詩僧齊己作有《游谷山寺》詩:

城里尋常見碧棱,

水邊朝暮送歸僧。

數(shù)峰云腳垂平地,

一徑松聲徹上層。

寒澗不生浮世物,

陰崖猶積去年冰。

此身有底難拋事,

時復攜筇信步登。

另說,認為開山祖師是五代馬楚保寧勇禪師。保寧修建開福寺后,發(fā)心朝拜各地名山大寺,云游30年之久,其間曾來到河西谷山?jīng)_立愿在這里再建一寺,以方便云游僧眾。于是又找楚王馬殷為施主,修建寺院,敕封為“寶寧禪寺”。明谷王朱橞披錙入山,遂更名谷山寺。寺有四十八庵,石鼎焚香,云煙繚繞,附近有龍?zhí)叮越埻醯?,傳說禱雨輒應。寺內(nèi)懸晚清同鄉(xiāng)秀才喻果民所題對聯(lián):

了世間不了之緣,便成上乘;

凡天下非凡之客,始到名山。

民國知名學者、李淑一之父李肖聃亦為谷山寺撰聯(lián):

谷口應書聲,看牧童坐誦,樵子行吟,任他角掛肩挑,英雄偶爾皆千古;

山林成物色,記玉版參時,懶殘煨處,當此筍香芋熟,宰相依然領(lǐng)十年。

1927年長沙郊區(qū)農(nóng)民協(xié)會會址曾設(shè)此,滕代遠、孔福生等常在寺內(nèi)召集會議。民國時期,谷山寺為“長沙八大叢林”之一,1933年寺內(nèi)住僧37人,并設(shè)有初級小學??谷諔?zhàn)爭時期,湖南佛教慈兒院一度遷駐該寺。20世紀50年代,香火依舊,“文革”中被拆毀。后建為林場,尚存古桂數(shù)株,虬枝盤疊,參天聳立,為古寺僅存之物。2015年重建,復名寶寧寺。

谷山上有靈谷,深邃莫測,名梓木洞;其下有龍?zhí)?,盛產(chǎn)青紋花石,可制硯,扣之無聲,發(fā)墨有光。其硯石開采遺址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其制硯工藝列入長沙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山上自然景觀有壁上掛燈、烈馬回頭、羅漢肚、風門坳、刀背脊、仙人坡、一字澗、青龍嘴、黃獅嶺、金鰍井、白虎排、觀陣臺、將軍坳等。舊時谷山還有龍王廟、靈官殿、谷王宮等道教宮觀,今蕩然無存,僅留下乾隆間重修龍王廟的碑刻一座。

摘自《長沙市歷史地名故事》,湖南地圖出版社

責編:羅嘉凌

一審:羅嘉凌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