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2024-01-04 16:57:13
△左宗棠故居——柳莊
文/ 游宇明
在晚清,左宗棠和曾國藩都屬于那種對家里人特別“小氣”的官員,有時甚至到了非常苛刻的程度。關(guān)于曾國藩,我寫過不少文字,這里專門說說左宗棠。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出身寒門,從小缺衣少食,成年后不得不入贅湘潭周家,數(shù)次考進士都名落孫山,于是失去了直接入仕的機會。但這個人特別有才,在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手下做事,出的主意讓兩人無不佩服,實際上掌握了一省的決策之權(quán)。五十歲之后,左宗棠開始統(tǒng)領(lǐng)一支湘軍,后來又做了浙江巡撫,陜甘、兩江總督,手中的錢開始多起來。清代官員只有做到巡撫以上,正常收入便極其可觀,巡撫、總督工資不高,每年只有一百多兩銀子,但公務(wù)員補貼(養(yǎng)廉銀)數(shù)字卻大得嚇人,巡撫達到一萬多兩銀子,總督可以達到二萬。換算成現(xiàn)在的人民幣,他們真正的年薪每年有三四百萬元之巨。何況,晚清腐敗透頂,統(tǒng)兵將帥想從軍餉里弄點錢易如反掌。左宗棠是清官,從不貪污受賄,從軍餉中撈錢這一點可以排除,但他的正常收入可觀,無須諱言,每年給家庭三五千兩銀子,半點困難也沒有,然而,有一點特別出人意料:無論做多大的官,左宗棠一年寄回老家的錢都是固定的二百兩銀子,從不多給。
左宗棠從湖南出去時,老家的房子很破敗,后來功成名就,兒子們覺得應(yīng)該將老宅改建一下,他們知道父親可能不會同意,就想將生米煮成熟飯,先改了再說。得知這個消息,左宗棠寫了一封家書,將兩個兒子痛罵一頓:“家中加蓋后棟已覺勞費,見又改作轎廳,合買地基及工料等費,又須六百余兩。孝寬竟不稟命,妄自舉動,托言爾伯父所命。無論舊屋改作非宜,且當(dāng)此西事未寧、廉項將竭之時,興此可已不已之工,但求觀美,不顧事理,殊非我意料所及。據(jù)稱欲為我作六十生辰,似亦古人洗腆之義,但不知孝寬果能一日仰承親訓(xùn),默體親心否。養(yǎng)口體不如養(yǎng)心志,況數(shù)千里外張筵受祝,亦憶及黃沙遠塞、長征未歸之苦況否?!?/span>
文章寫到這里,可能有人覺得左宗棠出身貧寒,憂患心強,將錢看得很重,但只要深入研究一下他的生平,看法會截然相反。
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的出生地湘陰發(fā)生水災(zāi),左宗棠捐銀一萬兩;光緒三年(1877),陜甘等地大旱,身為總督的左宗棠帶頭捐款救災(zāi),捐給陜西一萬兩,甘肅慶陽三千兩。光緒五年(1879),老部下、原陜西巡撫劉典逝世,家中老幼無以為養(yǎng),左宗棠私人拿出六千兩銀子,為劉典治喪,并接濟他的家人。這類事情,左宗棠做得很多,有資助老學(xué)者印書的,有捐助落第士子回鄉(xiāng)路費的,有周濟貧困親友生活的,有救濟同年科考者后代的……
左宗棠對錢看得很輕,卻對家人“小氣”,原因有兩個。
不愿天下貧窮,而自己獨富。在一封家書中,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做法:“念家中拮據(jù),未嘗不思多寄,然時局方艱,軍中欠餉七個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秤鲆郧蹇噱2礊槊睿辉诙噱X也?!?/span>
最主要的是左宗棠特別看重后代的品性,不愿意他們養(yǎng)成紈绔作風(fēng),他覺得自己給的錢少,兒女便會自我奮斗;給的錢多,一定會坐享其成。左宗棠有次跟曾國藩聊天,曾這樣說:“凡人貴從吃苦中來”,“收積銀錢貨物,固無益于子孫,即收積書籍字畫,亦未必不為子孫之累”。兒子們偶爾來官署小住,左宗棠總是不忘叮囑:“在督署住家,要照住家規(guī)模,不可沾染官場習(xí)氣、少爺排場,一切以簡約為主?!币痪湓?,在左宗棠看來,家人過得苦一點毫不要緊,關(guān)鍵是不能有人變壞。
播下種子,往往會有收獲。因為左宗棠對家人的“小氣”,其后代很有作為,兒子左孝同曾任江蘇按察使、布政使;孫子左念恒曾任余杭太守;第五代孫女左煥琛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和上海市政協(xié)副主席。此外,還有后人外科大醫(yī)左景鑒、杰出生物學(xué)家左堅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句老話,卻也是被漫漫時光證明了的真理。
摘自《湘聲報》
責(zé)編:羅嘉凌
一審:羅嘉凌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