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掌墨師”,一生一件事 ——走近中方縣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傳承人米允銀

  新湖南客戶端   2024-01-11 11:39:29

(燕尾龍舟制作“掌墨師”米允銀)

在民間,“掌墨師”意思是掌控墨線的師傅,即傳統(tǒng)修房造船時全程主持建設的“總工程師”。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wǎng)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方縣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制作燕尾龍舟的民間木匠也分等次的,其中能被稱為“掌墨師”的最為厲害。今年59歲的米允銀,系中方縣銅鼎鎮(zhèn)桐木村人,是中方縣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傳承人,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制作燕尾龍舟的“掌墨師”。本期,我們一起傾聽他和燕尾龍舟的故事。

口述:米允銀

整理: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藝瑤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雷鴻濤

通訊員 陳攀 陳穎

結緣——“在家沒飯?。ǔ裕?,做船就有肉?。ǔ裕?/strong>

懷化有“五溪”的別稱。在我小時候,哪有現(xiàn)在的高鐵高速,那時候水運發(fā)達,沅巫兩岸千帆競發(fā)。

有水就有船。在懷化,我們桐木村學堂院的造船團隊,遠近聞名。我們家祖祖輩輩靠造船為生,到我這里已經(jīng)是傳承到第22代了。

在我的記憶中,小學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造船的父親米召漢。

12歲那年,我便跟著父親學造船了。說是造船,其實就是鄉(xiāng)親們口里的“木匠”。

桐木村學堂院龍舟制作基地,歷來是沅水上下游唯一能承接燕尾龍舟制作的加工作坊。

水運發(fā)達,交通運輸都要用到船只,木匠地位自然就高。誰是“掌墨師”,對全家來說,都是一種榮譽。

我現(xiàn)在還記得,小時候窮,在家沒飯?。ǔ裕?,做船就有肉?。ǔ裕K?,我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父親的團隊,去往沅陵縣、辰溪縣、洪江市安江鎮(zhèn)、溆浦縣大江口鎮(zhèn)等地造船。

20多人一起出去,造一批船短則3個月,長則好幾年。

跟著父親出去了,我才發(fā)現(xiàn)造船也是一件苦差事。

你看嘛,我們做工一般就選在河邊,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得在室外干活。夏天汗流浹背,我就跳到河里洗個澡。冬天凍得手哆嗦,我們就生一盆火。

父親常對我說,要想做一名“掌墨師”,就必須“肯鉆、肯做”,要吃得苦中苦,要耐得煩霸得蠻。

他說,偷奸?;?,永遠做不了“掌墨師”。

(中方縣銅鼎鎮(zhèn)桐木村學堂院燕尾龍舟制作團隊。)

創(chuàng)新——“鱷首、蟒身、飛燕尾,如今的龍舟觀賞性更強”

隨著水運的衰落,現(xiàn)在,我們制作的主要就是龍舟了。

在懷化,大家都知道,“扒龍舟”是當?shù)乩习傩兆钕矏鄣娜罕娺\動之一。

在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龍舟中,燕尾龍舟以其獨具本土特色成為懷化人最刻骨銘心的端午記憶。

何為燕尾龍舟?因龍船尾部上翹丈余,形似燕尾而得名。

燕尾龍舟舟長33.8米,燕尾高3.8米,舟艙32間,可坐60人行舟。燕尾龍舟是中方縣特有的一種古老龍舟,源于先秦古楚時期,競渡時氣勢磅礴,場面壯觀。

如今,你走進中方縣銅鼎鎮(zhèn)桐木村學堂院的燕尾龍舟制作基地,就能聽見鋸料聲、刨板聲、合攏聲交織在一起。我們團隊20多名工人各就各位,拉鋸的、刨木的、發(fā)墨的,好一派熱鬧的制作場景。

燕尾龍舟的制作工藝極為講究,制作需要70個工時。一艘好的龍舟離不開選料、鋸料、捻船、上油、下水等八大工序,細分有上百道小工序。其中以“捻船”最為復雜,最重要的核心技術在“發(fā)墨”和“束出”。

你仔細看,燕尾龍舟兩頭高中間低,這樣就會使龍舟的舟身有一個“弧度”。優(yōu)秀的“掌墨師”出手后,可以讓這個“弧度”細看起來非常自然,而差的“掌墨師”,會讓龍舟看起來是歪的。

我們銅鼎鎮(zhèn)龍舟文化傳承已久,如今,“鱷首、蟒身、飛燕尾”已構成沅江流域銅鼎地區(qū)特色龍舟造型。

不少人問我,龍舟制作技藝在傳承時的變與不變是什么?

我認為,不變的是制作時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匠心。

變化的是,2017年成立中方縣燕尾龍舟專業(yè)合作社后,我們對龍舟的規(guī)格進行了統(tǒng)一,從長寬度、形態(tài)、外觀等方面,設計得更加貼近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念和使用習慣,這樣競技的觀賞性更強?;剡^頭來看,我們現(xiàn)在制作的龍舟,比父輩制作的龍舟漂亮多了。

(龍舟競賽現(xiàn)場的燕尾龍舟惹人注目。)

傳承——“子承父業(y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燕尾龍舟”

在中方縣銅鼎鎮(zhèn)桐木村學堂院,幾乎每家每戶的男丁都會參與制作燕尾龍舟。

因燕尾龍舟制作工藝煩瑣、技術難度大,制作技藝全憑手把手教、口耳相傳,目前僅有兩位傳承掌墨師熟悉整套技術,傳承難度較大?!罢颇珟煛背宋?,還有一位就是米仁軍。

我老了,36歲的兒子米誠宇正在跟班學習全套技藝,可謂“子承父業(yè)”?,F(xiàn)在的“掌墨師”,沒有過去那么風光了,掙的也是辛苦錢,但這項技藝總得傳承下去吧。

為保護和傳承好中方縣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中方縣成立了中方縣燕尾龍舟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叫米仁義。目前,合作社有社員200多人,桐木村有70多名男丁參與龍舟制作,周邊村有近30人參與。

2023年,合作社共接單46只,維修105只,新船制作每只按48800元收費。作為“掌墨師”,我一年的收入有10余萬元。

同時,正式注冊了燕尾龍舟的商標,籌資修建了傳承基地和展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燕尾龍舟。

為了讓年輕人愛上燕尾龍舟,中方縣每年都會組織兩到三次制作技藝進校園活動。并在銅鼎學校開設燕尾龍舟技藝課程,讓傳統(tǒng)工藝和文化走進學校 。

令我們高興的是,中方縣文化館多次深入基地開展非遺文化傳承和保護現(xiàn)狀實地調研,指導非遺申報工作。2019年,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正式成為中方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2021年,成功申報為市級非遺項目;最近,中方縣銅鼎燕尾龍舟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記者手記:

非遺如何離年輕人更近?如何走得更遠?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順勢而為緊扣市場。

“掌墨師”米允銀,從最開始做船只,到如今的龍舟,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他,在見證歷史。

船只,因為水運的衰落,市場越來越少。龍舟,因為這項競技運動受到老百姓的癡迷,市場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當?shù)爻闪⒑献魃?,注冊燕尾龍舟的商標,籌資修建傳承基地和展館。

“掌墨師”也順勢而為,讓燕尾龍舟更具觀賞性,討好年輕人的“口味”。

有意思的是,中方斗笠也類似。斗笠曾是老百姓遮風擋雨的農(nóng)具,之后慢慢淡出視野。但中方縣根據(jù)市場需求,將斗笠由生產(chǎn)生活用品轉型為工藝品、裝飾品。這樣實現(xiàn)了從賣產(chǎn)品到賣文化 。如今,中方斗笠走俏國內(nèi)外市場,成為一個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大產(chǎn)業(yè)。

責編:雷鴻濤

一審:雷鴻濤

二審:肖暢

三審:廖聲田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