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01-25 11:47:54
馮六一
一條幽寂小徑,野草蔓延,幾乎覆蓋了泥土,可見此處往返行跡的稀落。
一邊是橘紅院墻,一邊是鐵青樹木。穿行的腳步,匆促而輕快,不時踩踏在有些枯澀的葉片上。微微飛揚的潔凈泥塵,在院墻和樹木陰影遮掩的光線里,時而漫散,時而聚集,變幻著不可言喻的形態(tài),恍如一些靈敏而親切的小面孔,于一種模糊的光影里無聲地躍動。
我們?nèi)タ搓懗枪沛?zhèn),小徑橫亙在新街與老街之間。我們尋常的行走,仿若走出了一種意味。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在倒著行走。從身體和內(nèi)心返回,返回時間深處的場域,這是一種深邃里的尋找,也是一種茫然里的自省。
剛拐過一個屋角,豁然亮堂,一些時光和景物,不經(jīng)意間就越過了千年,在現(xiàn)實里呈現(xiàn)了。
此時,我的心境好象往下陷落,變得沉靜。由于是穿過小徑而來,踏上老街,迎面是一棟新房,我的目光在墻面的瓷片上碰撞之后,不由自主地順著瓷片的白光扭轉(zhuǎn)。房子的座向使左邊顯得開闊,目力所及之處,一條長街波折彎曲而去。在起伏的街面上,照耀的天光,被兩旁的屋頂遮蔽,明明晃晃地跌落長街,宛若一條玉龍游弋,而遠(yuǎn)方瓦藍(lán)的天際,幾絲白色的云,像是玉龍騰躍而起舞動的長須。
進(jìn)來口子的右邊是老街一端的盡頭,幾條岔路分向了鄉(xiāng)野的田間地頭。我們看見路邊有一間泥胚抹砌的矮屋,泥巴干裂,細(xì)密的條紋,像一個老農(nóng)人張開粗糙的手掌。泥巴里蘊涵的水分完全喪失了,變得堅硬無比。經(jīng)過陽光的滋養(yǎng),泥巴的表層鍍上了金黃色,在太陽的映照下反光,那種單純濃烈的色塊,像凡高激情噴涌的向日葵,炫耀著生命體的粗厚和華美。
門洞邊擺放著一把木椅,上面端坐著一個精致的比例接近真人的偶像,微溫的陽光照射,紅彤彤的衣衫好象一團(tuán)沉靜的火苗在隱隱跳躍。正在好奇之際,路人相告,這是這家人的祖宗菩薩,趁著好日頭,請出來曬太陽呢。聞聽此言,我仿佛覺得泥屋里端坐的布人,幻化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裸露出了粗壯的根須,大小盤纏,兀自消長。
陸城在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升格為王朝縣并設(shè)置縣治,至民國19年(1930年)縣治遷往長安鎮(zhèn)。陸城原有古城墻環(huán)繞,四方城門,連接各個方向。城內(nèi)長街上有官署、商肆、祠堂和3000多間宋、明、清古式民居。古鎮(zhèn)的威儀和煙火,繁華綿延近千年。至今,整個臨湘,還是以古鎮(zhèn)陸城話為正宗,這是入骨入髓的根脈。
千年之后的某日,我來到這里,古鎮(zhèn)已經(jīng)在風(fēng)塵里幾乎丟失了自己。老街滿滿的青石板,被水泥覆蓋了。踩踏的足底感覺,傳遞不出那些靈巧的石匠在石板上鏨出的條痕,失去了一種行走的古意趣味。沿著長長街巷,可以看到很多高低錯落,雕花草鏤瑞獸的木板房屋。但是大多已經(jīng)腐朽殘敗,沒有人居住了。昔日的高大富麗和低矮貧陋,同樣地轉(zhuǎn)過身子,等待一聲華美而傷感的嘆息,緩慢地垂落遮蔽自己的幕布,只留下一些迷幻的行蹤,讓過客去聞聽自己的前生今世。
一間低矮的木板房,破敗不堪,屋內(nèi)堆積著雜物。兩個老人神情木然,看著陌生的面孔,沒有絲毫的觸動。在屋內(nèi)昏暗的背景下,我覺得老人的漠然不是一種遲暮,而是一種平靜,一種積聚了人生智慧的歸去來兮。他們的表情,活脫是古鎮(zhèn)的表情。
雖然木屋毫不起眼,但它的檐斗,方正厚重,仿佛壓抑著木房單薄的板壁,凝固成了搖晃的身子。鏤刻的波浪翻卷紋飾,看著精巧,但是那種涌動的氣勢,沖破了虛空的光影,好像咆哮著要越過山巒,奔入滔滔不息的大江。靠近老人的房子,是一片紛亂的荒草。廢墟上散落的青磚,時隱時現(xiàn),像浩浩水波里的細(xì)小船只,獨自幽隱潛行。
在亂草的邊緣,一條青石小徑浮出,我隨之折入了一扇門扉。一個干涸的天井裸露,只余陰濕的石板,邊上擺放一架脫谷殼子的風(fēng)車,布滿了細(xì)密的蛛網(wǎng)。主人在天井房的后面,砌了新房,色彩在連接的地方?jīng)]有過渡,好象跌人了時間的斷層。老屋的兩頁木門,插在兩塊青石臼里,石臼的邊沿明顯擴(kuò)大了許多,散發(fā)白光,透出青石自然的紋路。石臼被木質(zhì)的門磨蝕,這其中門的動與石的靜,像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兒的天作之合,歷經(jīng)幾百年還在延續(xù)。我輕輕地推拉,褐色的木門順溜關(guān)合,那微微的呀呀之聲,恍如從幽閉的深處傳來,有古意的律動。
一溜老墻,青磚泛白,草枝搖曳,圈起一個很大的院落。一脈清泉,繞過戶外的石板,潺潺流淌。幽寂的門庭前,坐落一對雕花石墩,花依石開,石依花香。如此闊大幽深,探問路人,這原來是縣衙治所??床坏酵ピ旱纳钐?腦子里忽忽掠過戲劇里審堂的場景,咋咋有聲。
在老墻的側(cè)邊,殘存一棟高大的木板樓房,門窗上的喜鵲栩栩如生,花木暗暗溢香。我們能夠看到那些巧手刻畫的線條,感受那些喉結(jié)微顫的氣息。空朗的房間里,陽光從各個方向滲透,使目光所及之處,更加清晰。樓上伸出的雨檐,一排彎曲的木撐,像一列齊齊整整的舞者。方木撐往外支立,那道彎,恰似舞者柔軟的腰身,用輕盈飄逸,演繹著暗藏心底的激情。方木的形狀,有棱有角,蘊涵力量。那個明清的木匠,不但手指靈巧,而且心地充滿智慧,舉重若輕,把笨拙的木頭,賦予音樂的呼吸,讓靜止的木頭,自信地舞動流暢的身姿。這種復(fù)活一種生命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種虔誠的宗教儀式,和那個居家菩薩一樣,輪回著整個自然不息的生命。
在古鎮(zhèn)盡頭,隱約可見有飛檐翹出,一條青磚鋪砌的臺階,延伸到了劉公祠。
兩宋之際,與抗金名將岳飛齊名,被列為南宋中興四大名將之一的劉锜,在臨湘做過縣官,清廉愛民,口碑甚佳,供奉在繚繞的香火中。威武劉大將軍的面孔和一般廟宇供奉的武將無二。這是歷史的刀劈斧削,個性的痕跡隱入了一種文化的輪廓。
進(jìn)到后廳,又似一次倒著深入。拜臺上坐立著東吳大將陸遜,時間往后回轉(zhuǎn)了近一千年。當(dāng)時,沿長江至洞庭湖一線,是三國兵燹之地,周瑜、魯肅、黃蓋、陸遜都曾屯兵于此。公元217年,魯肅去世,呂蒙鎮(zhèn)守陸口,后陸遜接替呂蒙,筑土為城,破荊州、擒關(guān)羽,立下赫赫戰(zhàn)績,陸城因此而得名。
至今,古鎮(zhèn)人延續(xù)著一個習(xí)俗,在過完正月十五后,他們抬著這兩尊威嚴(yán)的木像,披紅掛彩排著隊列,到各家去巡回,顯示一種神圣力量,祈望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劉公祠是古鎮(zhèn)人集資修葺的,構(gòu)架雖然簡樸,但幽深之氣郁郁,敬奉之心明明。祠宇的正堂橫梁上,繪制著一幅喜鵲詠梅,一幅金魚鬧蓮;兩邊的立柱上雕刻著盤曲而上的龍,色彩艷俗,物象木訥。而側(cè)壁上,懸掛著幾幅頗具氣象的楹聯(lián)。我記住了一副下聯(lián):千年古鎮(zhèn)識大雅。楹聯(lián)鐫刻在黑底的厚木上,蒼勁大氣,端莊雅致。
我覺得歷史的厚重和大雅,在一種悠長里不斷嬗變,可以從大俗到大雅,也可以從大雅到大俗。俗雅之間,我們無法保持始終。時間是一座迷宮,歷史是一座迷宮,千年、古鎮(zhèn)、大雅,我不但識不來,還可能會迷失。但是,陸城古鎮(zhèn),它明了歷史深處的脈絡(luò),也識得時間之上的大雅。
責(zé)編:王相輝
一審:徐典波
二審:顏石敦
三審:劉永濤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