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三官殿碼頭的前世記憶

曹先輝   《文史博覽》   2024-02-21 17:17:29

文/曹先輝

由黃永玉題寫書名的《常德河街》出版以后很快告罄。你知道這本《常德河街》封面上的圖片是哪個地方嗎?

這張圖片原載于清朝末年曾任廣德醫(yī)院(現(xiàn)常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代理院長的女兒菲利斯·班南·伍德沃斯(中文名字:巴玉華,歷史學博士)的回憶錄。這張圖片的背景就在現(xiàn)在的沅水大橋引橋下,從前叫三官殿碼頭。

三官殿     

清末民初,常德大河街的東、西兩頭各有一座大名鼎鼎、繁華又熱鬧的沅水碼頭。這兩座碼頭,究竟誰算老大,誰算老二?誰也說不清楚。所以民國十八年(1929) 繪制的《常德街道圖》上,仍將這兩個碼頭都標示為“大碼頭”。為了區(qū)別它倆,人們將位于大河街東端三官殿的碼頭叫做三官殿碼頭,位于大河街西端下南門的碼頭叫做下南門碼頭。

三官殿顧名思義侍奉著三個身份地位顯赫的官神,一位叫天官,一位叫地官,另一位叫水官。遠在上古時期,中國已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不過上古時祭祀天、地、水僅僅是皇帝的權力,而老百姓只能祭祖。到了東漢時,張陵創(chuàng)立五斗米道,他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作為道教徒祈禱治病的方法?!捌湟簧现熘缴?;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庇纱丝磥?,三官殿里供奉的三位官神,道教徒們認為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神功”。

三官殿

據(jù)了解,全國各地在古代建造的三官殿很多。那么常德當年的三官殿建在哪里呢?筆者走訪了數(shù)名80歲以上的常德老人,他們異口同聲地指認,常德沅水一大橋(現(xiàn)名武陵大橋)引橋下的露天健身舞場是民國初年曾見到的三官殿舊址。他們說,因為抗日戰(zhàn)爭以前,三官殿的背后還沒有防洪的河堤,每當洪患到來時,三官殿都要受到沅水水患的侵襲,終于有一天,它被大水徹底沖毀了。

三官殿碼頭    

據(jù)記載: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常德開埠為“寄貨港” 后,英國太古洋行的“湘潭”輪首先開航常德?!暗职稌r,觀者如堵。嗣后,美、法、德、俄、荷、丹等國商人接踵而至”。三官殿碼頭頓時熱鬧非凡。光緒三十三年(1907),英國太古洋行輪船公司在三官殿碼頭東側興建了自己的碼頭、躉船、倉庫、貨棚等專用設施,取名為“太古碼頭”。

到了民國初年,英國安利英洋行又在三官殿碼頭東面興建了一座桐油煉油廠,還建造了儲存桐油的大油罐和煉油池。

在巴玉華回憶錄的封面照片上,清晰地展現(xiàn)了當年三官殿碼頭泊滿了一艘挨一艘破布木帆船的情景。船拐拐(船民)、排鼓佬(放排漢)、籮腳子(碼頭工人) 們?nèi)剂糁L長的辮子,他們魚貫地上下碼頭。尤其是那些挑著大木桶賣河水的腳板客,他們艱難爬坡的情景,令人印象特別深刻。

端詳回憶錄封面上的那張碼頭照片,你會見到積石壩上建有一座又高又瘦的西洋式燈塔,這座燈塔顯然是外國商人所建。如今這座燈塔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是一座巍峨的“常德抗洪紀念碑”,巍然屹立在積石壩的正中央。

酆公堤    

清末民初,東門外的打鐵街至水巷口那一段沅水防洪堤還沒有構筑。那里是用石片鋪成的一片平地。每當大河漲水時,洪水會從這里傾瀉護城河、穿紫河一帶的護城垸,郊區(qū)的農(nóng)民苦不堪言。地方當局雖多次申報筑堤護垸,受到與對岸善卷垸有關聯(lián)的何應欽及土豪紳士劉乃余等人的百般阻撓,致使這一帶不能修筑堤壩。

1938年1月,酆悌調(diào)任湖南省第二區(qū)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常德縣長,他辦事勤勉,治軍嚴格,也愿意為常德民眾做些好事。他下令清除一切阻礙筑堤的障礙,在三官殿破土動工筑堤抵擋水患。在動工的這一天,他燃放鞭炮并致詞開工,然后親自拿起鋤頭挖開第一塊石片填上土。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施工,終于完成了東門外沅水防洪堤的合攏。

常德民眾為了頌揚鄷悌的功績,遂將這段防洪堤稱為“鄷公堤”。但是鄷悌在后來的長沙“文夕大火”案中當了替罪羊,以未奉命令,放棄職守罪被執(zhí)行槍決。

鄷公堤雖然阻止了沅水對護城垸的洪患,但船拐拐、排鼓佬、籮腳子們卻要翻越高高的鄷公堤,這就增加了他們上下堤時需要付出的額外勞動強度,他們自然會轉移到別的碼頭上勞作,三官殿碼頭于是漸漸落寞寂寥。

沅水一大橋     

新中國成立后,三官殿碼頭開始發(fā)生蛻變。久而久之,常德的市民也漸漸忘記了三官殿碼頭的存在,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曾經(jīng)是城區(qū)最熱鬧的“大碼頭”之一。

1952年,新成立的常德市人民政府在三官殿碼頭東側興建了一座南碈閘,它將護城垸穿紫河的積水通過南碈閘排入沅水,這是常德解放后第一項城市建設大工程。

1983年由交通部、省政府和省交通廳共同投資3970萬元在國慶節(jié)開工修建的沅水大橋,是常德城區(qū)第一座跨越沅水的公路橋,后來被稱為沅水一大橋。這座大橋于1986年10月建成通車。它恰好建在三官殿碼頭的上面。昔日的三官殿碼頭一下子華麗轉身為全長1407.86米的鋼筋混凝土公路大橋。它西貫川黔,北通湖北,是湘西北地區(qū)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

沅水大橋

巴玉華回憶錄封面上留下的這張照片,讓我們回憶起昔日三官殿碼頭的模樣,如今沅水一大橋被重新命名為“武陵大橋”, 它讓我們感悟到常德城市日新月異的滄桑巨變。

昔日三官殿碼頭是用“劃子”擺渡的渡口和“交換出口貨與入口貨的地方”。那時候的船幫頭人和封建把頭把持著三官殿碼頭,還在這里設立“纖夫店”“船工、籮業(yè)(碼頭工人)職業(yè)介紹所”,用以瘋狂地剝削壓迫勞動人民和抓他們當壯丁。如今,這里是中國常德詩墻公園內(nèi)游人休閑娛樂的經(jīng)典樂園。每當夜幕降臨,這里星光燦爛,展示出一幅常德城市水文化的精彩畫卷。

責編:羅嘉凌

一審:胡晴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來源:《文史博覽》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