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女狀元”朱霞:青春在田野中閃光

  《文萃報》   2024-05-08 10:24:12

4月29日,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出爐,來自湖南衡陽的“新農人”朱霞獲此殊榮。朱霞是衡陽縣臺源鎮(zhèn)臺九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湖南省嘉穗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當地是個種田“女狀元”。她打造了一支70余人的專業(yè)青年務農隊伍,帶動全縣158戶440余名貧困戶脫貧致富,輻射帶動周邊3個鄉(xiāng)鎮(zhèn)4萬畝雙季稻生產。

種糧帶頭人

朱霞出生于1989年8月。2010年,朱霞從湖南農業(yè)大學企業(yè)財務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做過會計、當過老師,但為了響應鄉(xiāng)村振興的號召,她毅然回到了生她養(yǎng)她的農村。2017年,她接過父親種糧的擔子,靠著自己拼勁、毅力,成為一名新時代的新型職業(yè)農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帶動鄉(xiāng)親共同增產致富,并立志把衡陽縣打造為三湘的“魚米之鄉(xiāng)”。

“種好田出好米,飯碗端在自己手里”,這是朱霞的初心和夢想?;氐郊亦l(xiāng)的朱霞,牽頭成立衡陽縣天泰優(yōu)質稻專業(yè)合作社。2017年,她到衡陽縣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參加農機手培訓。“男人能操作機械,女人照樣能行!”她憑著不服輸的勁頭,硬是成為機械操作的一把好手。

這幾年,合作社實行機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糧食生產的效率。目前,她共流轉了近5800畝水田種植水稻、油菜。她說:“2024年,臺九村將繼續(xù)穩(wěn)定糧食生產基本盤,種好田,產好米,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貢獻!”

此外,朱霞還瞄準“土特產”,因地制宜發(fā)展雜糧生產。近年來,成立雜糧研發(fā)基地,流轉洪山、金龍等5個村土地550畝,套種玉米、高粱等雜糧作物,利用滂泥田種植蓮藕。還給留守村民免費提供玉米、高粱等旱糧食作物種子,再以高出市場價的價格收購村民種出的農作物,讓百姓在家門口賺錢。

群眾的貼心人

奔走在鄉(xiāng)村振興道路上的朱霞一直在求索,用自己的力量,讓家鄉(xiāng)成為寶藏。

走進臺九村,春看油菜花,夏賞百畝荷,秋品蓮與棗,冬釣寒江魚。作為新農人,朱霞帶領村民大力發(fā)展綠色農業(yè)、生態(tài)農業(yè)、智慧農業(yè),讓農民嘗到科技興農甜頭。這些年,村里還發(fā)展了湘蓮、油菜、有機蔬菜、鮮魚養(yǎng)殖和大米加工業(yè)。僅天泰合作社,年加工大米逾2萬噸,生產的“霞妹子”“蒸水之寶”等品牌大米暢銷市場。她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整治大小山坪塘30口,水面面積130畝,整修清淤疏通骨干渠21條計12000米,增設變壓器2臺。目前,村里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增強了村莊發(fā)展后勁。

她還利用湘蓮、稻田和蒸水河的自然風光,引進了農耕文旅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生態(tài)農旅飯。在她的推動下,多方發(fā)力正在打造“灘頭文化”“稻作公園”“糧食博物館”“鄉(xiāng)村振興館”,在蒸水河畔修建民俗文化廣場、游步道,種植花草樹木,要“讓村民生活在花園里,綻開笑臉過日子?!?/span>

朱霞以村為“家”,把每一位村民當成“家人”“親人”,全心全意為全村人服務。在家人和鄰里鄉(xiāng)親的眼中,她是一名有情有義、質樸善良的貼心人。

2022年,朱霞光榮地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朱霞的足跡踏遍了衡陽市的12個縣市區(qū),采取板凳講堂、田間課堂等農村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深入淺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她還把黨的政策用“青言青語”講給更多青少年聽。她在假期開辦“七彩假期”兒童課堂,在周末為50余名留守兒童免費輔導,加入湖南共青團“80、90、00”青年講師團,讓黨的好聲音傳遍三湘大地。

《文萃報》3344期綜合《中國婦女報》等,責編:楊海英

責編:羅嘉凌

一審:胡晴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來源:《文萃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