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地下長城”——衡陽防空洞建設記憶

侯健康     2024-08-01 10:56:53

文/侯健康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態(tài)勢,毛澤東主席強調要突出備戰(zhàn)問題,要準備糧食和布匹,要挖防空洞、修工事。作為中國地區(qū)門戶和軍事咽喉的衡陽市,拉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挖洞運動。從1969年3月到1973年底的4年多時間里,衡陽構筑人防工事4萬多平方米,打造出一個縱橫南北東西的“地下長城 ”。

決戰(zhàn)“709”“733”工程

1969年3月,衡陽市委提出了“縣以上城鎮(zhèn),都要完成防空工事的構筑”“每兩個人有一平方米隱蔽工事”的戰(zhàn)略部署?!凹壹覒魬艨倓訂T,男女老少齊上陣 ”,全民參與挖防空洞成為衡陽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風景線”。

在構筑人防工事的群眾運動中,專業(yè)隊日夜挖,居民輪流挖,學生放學挖,職工下班挖。許多家庭出現(xiàn)了一家祖孫三代挖洞的情景。

1970年9月25日,衡陽市解放路地下人防工事主干道“709”工程正式動工。上午8點鐘,衡陽市委在解放路與中山路交界的衡陽飯店門口召開誓師大會,470多個單位、23個專業(yè)連隊、2000多位民兵參加。會場紅旗招展,許多青年民兵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當場遞交“決心書”,立誓為深挖防空洞奉獻青春力量。

當年挖防空洞的條件非常艱苦,沒有先進的工具,大家只能是用鋤頭、鋼釬、鐵錘干。早上7點上工,一直挖到晚上12點,第二天又連續(xù)作戰(zhàn)接著干。民兵骨干必須按時把水泥、黃沙、磚坯及時運送到工地上去,運送黃沙都是用鐵鍬一鍬一鍬地鏟到卡車上,然后卸到工地。工地上個個揮汗如雨、汗流浹背,比學趕幫超,唯恐落后。

經(jīng)過9個月日以繼夜的艱苦奮斗,至1971年“七一 ”前夕,“709”主干道打通,洞內通道凈寬2米,高2.3米,全長3670米,開設房間63間,進出口16個,總面積7050平方米。

大戰(zhàn)“733”工地情形

雁峰山“733”工程是衡陽市另一重大人防工程,4400多平方米的地下工事,由東干道、北干道組成。通道里面有的是單拱,有的是雙拱,還有的是四拱。當年這些工程趕得非常急,上級要求限期完成。于是附近12個小工廠聯(lián)合作戰(zhàn),由領導干部帶頭挖,發(fā)動在崗職工輪流挖,成百上千的群眾共同挖。衡陽鐵路列車段的職工,百分之八十是列車員,分散流動性大,如何完成防空洞的修筑任務?廠里決定,有條件上,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上。他們召開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針對列車員的工作特點,從分散中找集中,從流動中找固定,實行“分線建隊,固定跑車 ”的辦法,充分挖掘勞動力的潛力。連續(xù)3年,做到了跑車不停,挖洞不止。

歷時3年多的艱苦開鑿,“733”工程終于完成,它與衡陽“709”地下人防工程交相輝映,成為當時護衛(wèi)衡陽人民的堅強堡壘。

攻破道道難關

當年構筑地下人防工事,建設者們始終保持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迎擊了透水、塌方等重重風險,攻破了被覆難、效率低等道道難關。

在“709”施工中,建設者們戰(zhàn)勝了近千次大小塌方,闖過520多米難工險段,處理了98處枯井、廢塘、護城河和彈坑,穿過房屋、下水道、水管41處,排除23根高壓電桿、電線桿的影響,攻克數(shù)處流沙白漿泥禁區(qū)。其中,幾名施工人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那是一個晴空萬里的上午,施工人員像往日一樣,走進了離地面十幾米的地底深處,正當大家緊張挖洞時,突然洞的左側大水噴涌,緊接著一塊5尺見方的泥土坍塌下來,3位施工人員被壓倒在重重的泥土里。當大家采取緊急措施排水挖土后,這3位同志早已血肉模糊,停止了呼吸。

挖洞中,需要大量的被覆材料,在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磚頭、河沙、卵石、水泥等建筑材料都非常緊張,這些材料從哪里來?廣大市民堅持自力更生的方針,采取挖、撈、采、燒、制等方法,廣開被覆材料來源。當年通過自己解決的被覆材料占人防工程用料的二分之一以上。

衡陽市城區(qū)地勢較低,江河、塘堰面積有11平方公里,占城區(qū)面積三分之一以上。湘江常年水位48米,最高洪水水位62.78米。衡陽市也是一座古城,地下古井多,淤泥塘漿多,還有古老的護城河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留下的炸彈坑。土質松軟復雜,地下水位高,水塘溝渠滲水較大,給挖筑防空洞帶來重重阻力。

面對極為艱難的地形地貌,廣大干部群眾群策群力,集體攻關,摸索出自然流水、盲溝引水、打井滲水、選無水層、皂礬防水等防止地下水的技術措施,發(fā)明了豎井施工、四角支撐、飄樁封閉、三道開挖、密集支撐、頂棚支撐、棚拱擋砸、邊挖邊被、三角扶立等構筑手段,創(chuàng)造了防止和戰(zhàn)勝塌方的勝利。

隨著技術難題一個個被攻克,開挖進程也加快推進,整個地下防空做到了連片成網(wǎng)、連通搞活、能打能防、能機動能生活的效果。城北區(qū)民兵結合房子底下挖洞,將解放路等4條干道開挖貫通,形成了跨越4條馬路,穿越28幢房子,連通86家商店、45個單位的地下通道式布局,架設防空警報器100多支,能疏散人口20多萬。

“盤活”地下世界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幕徐徐拉開,鄧小平同志指出:人防工事要平戰(zhàn)結合。衡陽防空洞工程日漸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利用防空洞建成的生產(chǎn)車間、地下倉庫、電影院、服務場所,紛紛涌現(xiàn),在助力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彰顯了“防空洞”的獨特魅力。

衡陽紡織印染廠地處鬧市,廠房狹小,車間噪聲大,周邊居民意見紛紛,投訴到了市政府。主管這家企業(yè)的區(qū)領導斷然拍板,把企業(yè)擴張到洞子里去,這一下就增加了700多平方米的生產(chǎn)面積,影響周邊群眾多年的噪音問題迎刃而解。更令人欣喜的是,過去夏季溫度高,影響產(chǎn)品質量,通過利用地道冷風、冷水降溫,生產(chǎn)車間變得溫度宜人,既改善了職工生產(chǎn)條件,又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

每當夏季來臨,衡陽進入高溫模式,位于衡陽縣新正街的星悅茂地下商業(yè)街卻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曾經(jīng)的防空洞,變成了地下商業(yè)街,點亮了衡陽縣夜經(jīng)濟的半城煙火。

衡陽雁峰山地下醫(yī)院

  上世紀80年代,建造在衡陽人防工程內的醫(yī)院,成為造福一方百姓的溫暖的“庇護所 ”,也是衡陽市積極探索盤活人防資產(chǎn)、注重人防資源利用的一道縮影。衡陽附二醫(yī)院開設的地下病房,病人可以通過電梯直接抵達。在走廊和病房里,鼓風機按時輸送新鮮空氣,每個病房還安裝了除濕機,走廊里配有紫外線燈,診療條件不比地面病房差。

衡陽天馬山歌舞廳也是利用防空洞改建而成,它是20世紀90年代衡陽市最為紅火熱鬧的場所。由于歌舞廳位于地下,無噪音,不擾民,當年廣受到衡陽年輕人的追捧。天馬山一帶過去是衡陽市比較偏僻的地方,但自從有了這個地下歌舞廳,這里便成為當時衡陽市最繁華的地段。

改革開放前后,人們進城住宿,要憑單位的介紹信才能住到旅店。當年,衡陽市還利用人防工事興辦旅館和招待所180多家,床位達1.7萬多張。

摘自《湘聲報》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