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場外“盲盒”: 每一個都是最好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08-12 06:51:28

湖南日報全媒體特派記者 鄧正可

盡管巴黎奧運會場外報道方案修改了多次,但異國他鄉(xiāng)的未知數(shù)太多。從湖南長沙出發(fā)法國巴黎之前,我始終惴惴不安?!胺泡p松,就當(dāng)是去拆盲盒的吧!”同事這樣寬慰我。

7月22日至8月11日,21天,白駒過隙?;貒牡褂嫊r已精確到小時,雖有留戀,但已滿足。因為我們拆的每一個“盲盒”,都是最好的。

采訪變“帶貨”

“你手上是什么牌子的相機(jī)?”7月23日晚9時30分(巴黎時間,下同),在埃菲爾鐵塔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xué)教授邁赫蘭對我使用的運動相機(jī)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這是大疆,中國品牌?!蔽翼槃輪査麑τ谥袊萍嫉目捶?。邁赫蘭侃侃而談:“近幾十年尤其是近十年,中國科技發(fā)展迅猛,很多都處于世界領(lǐng)先水平?!彼寡宰约弘m然沒有到訪過中國,但是一直關(guān)注著中國的發(fā)展?!拔?guī)У暮芏鄬W(xué)生都是中國人,我總是被邀請去中國,也許有一天我會成行的?!?/p>

一周后的一個夜晚,我和同事在網(wǎng)約車上遇到了一位為我們播放《義勇軍進(jìn)行曲》的司機(jī),一曲結(jié)束后他又放一遍。

通過聊天得知,司機(jī)卡里姆來自非洲國家突尼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一??吹缴蟻韮晌恢袊耍粫r不知道如何表達(dá)自己的喜悅,于是選擇了播放中國人最熟悉的音樂。我們下車時,他用中文說了“謝謝”和“再見”。

78歲的志愿者

7月25日晚10時,我們乘坐6號地鐵前往塞納河,為奧運會開幕式的采訪踩點。車廂里,一位穿著奧運志愿服的老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請問您多大年齡了?”“78歲。”

“您為什么會成為奧運志愿者呢?”我表示很驚訝。

“為什么?”這位名叫維羅尼克的老人也問了自己一遍。然后低頭不語,再抬起頭時,只見她的眼里噙著淚水。我像做錯事的孩子,連忙道歉。

原來,維羅尼克年輕時曾是橄欖球運動員,她也做過體育老師。巴黎時隔百年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維羅尼克內(nèi)心的自豪無以言表,她想用另一種方式站在奧運會賽場上。盡管前幾年因中風(fēng)導(dǎo)致行動不便,但她還是報名了志愿者并通過海選。

“我感到非常的驕傲。如果巴黎再辦奧運,我可能見不到了?!钡罔F到站,她拄著兩根拐杖蹣跚離去。

因為這場臨時的采訪,我們錯過了好幾站,原定的踩點計劃也不得不取消,但我們一點都不遺憾。

塞納河畔“落湯雞”

開幕式之前,塞納河岸邊的草地上密密麻麻“長”滿了人。他們看著直播大屏,坐著吃披薩,站著喝啤酒。

開幕式中段,大雨傾盆,馬路上席地而坐的年輕人渾身濕透,高唱《馬賽曲》。

在某社交平臺上擁有800萬粉絲的藝術(shù)家菲利克斯索性將濕透的鞋襪脫去,光腳欣賞開幕式。“雨也是風(fēng)景的一部分。”

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我們準(zhǔn)備離開時,遇到了披著五星紅旗的華僑夫婦吳歡和李藝,他們送給了我們一把傘。2008年,他們是海外華僑自發(fā)守護(hù)北京奧運火炬的組織者之一。16年后,李藝成為巴黎奧運志愿者。

因為這把傘,我們得以繼續(xù)留在現(xiàn)場,記錄了更多激動人心的畫面。

他鄉(xiāng)遇故知

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我們見到了奧運藝術(shù)大使、湘籍雕塑家黃劍和她的巴黎奧運大型紀(jì)念雕塑《同舟共渡》。

在凱旋門,我們見到了旅法古箏音樂博主彭靜旋,聽她為路人彈奏法國名曲《香榭麗舍大街》和湖南名曲《瀏陽河》。她說,聽到外國小朋友驕傲地認(rèn)出“中國古箏”時,她無比欣慰;她想帶著古箏去旅行,也想回家鄉(xiāng)湖南舉辦音樂會……

在巴黎大街上的“好吃的書店”,我們見到了史拓宇、朱磊夫婦。他們做的甜品,很多體育名人都吃過。朱磊將所學(xué)的法式甜品技藝與中國的美食理念融合,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既健康又美味的甜品?!拔磥硪欢〞氐胶系??!笔吠赜钫f自己仍然想念家鄉(xiāng)生活。

“哦得了咯,好想念的嘞!”誰能想到,因為在巴黎的中華體育文化展上多停留了5分鐘,我們就遇到了一口長沙話的黃銀鳳阿姨。

“干脆到我屋里克恰飯咯!”在黃阿姨的熱情邀約下,離開巴黎的前兩天,我們吃到了一頓湖南菜。臨別時,黃阿姨說:“你們一定還要到我這里來??!”

責(zé)編:萬枝典

一審:易禹琳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