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湖南日報 | 29年奔赴,我從讀者變成記者

    2024-08-16 15:56:08

文|熊小平

1990年夏天,揣著高中錄取通知書,騎著單車,駝著一蛇皮袋稻谷,我來到位于縣城的寧鄉(xiāng)一中報到。鄉(xiāng)里伢子進城,一切都很新奇。最大的新奇,是走進教室看到講臺上的一撂《湖南日報》。這便是我與她之人生初見。

課外讀物匱乏的年代,她為我們農(nóng)村學生打開一扇窗。每天讀報課是全班輕松時光,負責讀報的同學精心挑選內(nèi)容,輪流上臺為大家讀報。報紙每天更新,把紛繁多彩的世界送到我們這群來自全縣各個角落的中學生眼前。

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伊拉克戰(zhàn)火、世界杯、國奧隊是大伙的關注和熱議。也有同學故意用方言讀報,將“巴格達”讀成“Bia格達”,制造別樣歡樂;學校老書記在課間操訓話談國際局勢,把“飛毛腿導彈”口誤成“雞毛腿導彈”,激發(fā)滿場大笑。有較真的同學把《湖南日報》上“飛毛腿導彈”的報道送到他面前,老書記才“哦?哈哈哈!”

我更喜歡《湘江》副刊,在上面看到比我高一屆的同學賀永強的詩歌散文,熟悉的場景和清新的筆調(diào),倍感親切又羨慕??吹揭黄都魣笾畼贰?,我開始剪報。報紙在全班傳閱完,盡管已起毛,我都要把詩歌、美文剪下貼到剪報本上,反復摩讀。后來班上剪報、摘抄者多了,大家相互交換,相幫摘抄,乃一大美事。

有一次,讀報讀到語文老師填的一首《鷓鴣天》,對老師的膜拜又添一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師寫得我也寫得。于是,模仿報上的鄉(xiāng)土詩,散文詩,悄咪咪地寫,意象離不開“禾苗稻穗”“樹干疤痕”“山谷鷹翅”之類。寫著寫著想投稿,在專門跑郵局買的綠色方格紙上反復謄正,哪怕有一個筆畫寫歪,都重抄一遍。

稿紙對折兩次——會多種折信方式卻不用,生怕編輯老師拆閱麻煩。郵票必須倒著貼,表達特殊的尊敬。謄稿、折信、貼郵票,儀式感里滿滿的神圣感;也是悄咪咪進行,怕被人撞見嘲笑?;孟胫骋惶?,同學讀報時突然讀到本人的“豆腐塊”,那該是何等榮耀,堪比比范進中舉吧。然而幻想終歸幻想,不但投稿泥牛入海,花一個暑假偷偷寫就的半部長篇也被班主任收繳,高中作家夢醒。

大學時,班上也訂了《湖南日報》,繼續(xù)剪報,繼續(xù)寫。到參加工作,5、6年間,也有十數(shù)篇作品陸續(xù)在各類報刊上發(fā)表,但《湘江》上發(fā)稿依舊是個夢想。

2000年9月1日,從教第三年,夢想照進實現(xiàn)——千字小文《密碼時代》見報。字數(shù)多少沒關系,那可是《湖南日報》的《湘江》哎!高中時期就有的夢想哎!茲事體大!此稿發(fā)表不到半年,我從教師轉行到一家省級行業(yè)報當記者,從農(nóng)村中學踏進省會長沙。若是沒有《湘江》加持,轉行哪能這么順利。

到長沙第一個周末,2001年4月中旬,我特意來到報社大門前,瞻仰我心目中的“文學+新聞”殿堂。當時,芙蓉路正在改擴,報社大門兩旁有武警站崗,神圣威嚴。2004年、2015年接連報業(yè)改革,我工作單位連續(xù)變更,崗位在采編、經(jīng)營、管理之間轉換,與湖南日報的聯(lián)系多了,有幾年還是報社印廠的大客戶。

真是機緣巧合,又何其有幸!工作以來換了不下十個單位的我,2019年5月5日,竟然成為報社一員:當天趕赴婁底,擔任婁底分社社長。這一天,距離我與她之初見,已經(jīng)29年有余。在45歲“高齡”,我完成了從她的讀者到記者的身份轉換——珍藏了29年的不敢說的夢想,實現(xiàn)了!

她的75歲華誕來臨之際,我只能遙遠地祝福。8月8日,我和三位同事組成工作隊受命出征,對口援助資興市州門司鎮(zhèn)大灣村“格美”臺風災后重建。災后重建,情況特殊,白天的村部會議室到晚上就成了工作隊集體宿舍,但是這里能看到《湖南日報》。

此刻,坐在四張木椅拼成的“床”上,想起自己求學、就業(yè)、轉行、入職,命運齒輪時刻轉動,一步一步都與她密不可分?!半y得、感恩”等詞,不足描述內(nèi)心感受。職業(yè)生涯尚有十年,唯愿我的每一項工作,都能些微助力她與時俱進,方不負此相期29年的奔赴!

責編:黃煌

一審:黃煌

二審:易禹琳

三審:楊又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