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2 10:37:04
最近開學季,不知道我們粉絲里有沒有北京化工大學的新生,我對你們今年收到的這個錄取通知書很好奇,怎么能切肉切西瓜,火烤掰彎都沒事的。
北化說他們用的這“黑科技”叫碳纖維,碳纖維是我認識的那個碳“做的東西”嗎?
二氧化碳,從哪兒呼出來?
大家都知道,人的呼吸就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么,呼出來的二氧化碳“廢氣”,是從哪兒來的呢?
二氧化碳CO2,是碳元素C的一種氧化物。人體內(nèi)的碳元素約占體重的18%,比例僅次于氧元素。組成人體的幾類有機物——蛋白質(zhì)、脂肪、核酸和多糖,都含有碳。人體新陳代謝時,不斷有新的有機物形成、舊的有機物分解;作為分解產(chǎn)物之一的二氧化碳,便隨呼吸排出體外。
對人和動物來說,呼出來的二氧化碳就沒用了,濃度太高還會中毒。而絕大部分綠色植物和藻類,除了呼吸還有“光合作用”這個大招,能捕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用體內(nèi)的葉綠體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換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
依靠葉片中的葉綠體,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為氧氣和有機物(葡萄糖),這就是滋養(yǎng)了絕大部分碳基生命的“光合作用”。
綠色植物和藻類“生產(chǎn)”的有機碳,既供給自己生長所需,又是人和動物、以及真菌等其他生命的食材,奠定了整個地球生態(tài)的基礎(chǔ)。
我們?yōu)樯督小疤蓟铩保?/strong>
由于碳對生命如此關(guān)鍵,地球生命被稱作“碳基生命”。不過它也僅在元素周期表排第6號、在地球所有元素中含量僅排第15名,為何是它孕育了生命?
原因在于碳的“萬能積木”屬性。碳原子的最 外層有4個電子,還需要4個電子才能獲得8電子的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因此碳原子相當于擁有4個“插孔”,能形成多種多樣的“化學鍵”。
甲烷分子CH?,由1個碳原子與4個氫原子組成
碳原子用這些鍵,與其他原子(可以是碳原子或其他元素的原子)相結(jié)合,就能像搭積木一樣“搭”出千變?nèi)f化的分子形態(tài)。相比之下,地球上更豐富的氫、氧兩種元素,分別只能形成1個和2個化學鍵,“可塑性”差了太多。而且碳原子不但化學鍵多,鍵的“結(jié)實程度”還剛好。
許許多多的碳原子“手拉手”形成復雜的長鏈,再盤曲折疊,就組成種類無限、變化無窮的有機大分子——分子量可達幾十萬、幾百萬,如同用一塊塊磚頭搭建高聳入云的大廈,為轉(zhuǎn)運核糖核酸的大分子。
借助精妙復雜的化學鍵,碳元素開創(chuàng)了“有機物”的新世界。哪怕除去生命這個領(lǐng)域,有機化學的內(nèi)容依然無窮無盡:從甲烷、乙烯、酒精到淀粉、橡膠、塑料,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物質(zhì),都由碳一手組建。
從鉆木取火到工業(yè)革命
構(gòu)成人體本身的碳元素,也是人類文明的基石。人類最早的科技之一“用火”,就是點燃植物體內(nèi)的碳,釋放光和熱。寫字用的墨水,也因為里面有碳單質(zhì)或含碳色素,才能留下字跡。
工業(yè)革命和現(xiàn)代文明,更是依賴碳的“超時空儲能”。遠古的綠色植物、浮游生物遺骸沉入地下或海底,其中一些歷經(jīng)億萬年地質(zhì)變遷,轉(zhuǎn)化為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為人類提供了工業(yè)能源,直接推動了這200多年來的科技起飛。在新能源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化石燃料仍是各國的經(jīng)濟命脈。
石油的形成過程以生物沉積變油學說為主流觀點,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遺體在特定地質(zhì)條件下,經(jīng)過長期演化形成的。這一過程涉及微生物作用、加壓、加熱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也有無機成因說,不過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一定是碳氫化合物。
煤炭、石油除了當能源燒掉,還用來制造各種含碳化工產(chǎn)品,包括各種塑料。如今塑料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頑固的“白色污染”。
中國和許多國家正努力控制碳排放,并研發(fā)“捕獲”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技術(shù),以改善全球的“碳循環(huán)”。
來源:博物
責編:邱訪蓉
一審:黃帝子
二審:姚瑤
三審:王明輝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