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2024-09-13 10:14:17
9月12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開展“北極星黎明”號商業(yè)太空行走任務。億萬富翁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和SpaceX的工程師薩拉·吉利斯(Sarah Gillis)分別出艙在太空進行飄浮。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商業(yè)太空行走。
此次太空行走任務共包含四名宇航員,其中的主角是艾薩克曼。艾薩克曼是本次任務的指揮官,他曾于2021年與SpaceX一起飛往軌道,并為這次飛行任務提供了資金支持。
和艾薩克曼一起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還有他的朋友、前空軍飛行員斯科特·波提特(Scott Poteet),也被稱作“Kidd(基德)”。
另外兩名宇航員則來自SpaceX,分別是吉利斯和安娜·梅農(Anna Menon)。
北京時間9月10日17時許,SpaceX成功發(fā)射“北極星黎明”號。9月12日18時許“北極星黎明號”首次商業(yè)太空行走正式開始。
在宇航員們穿上艙外宇航服后,SpaceX正式開始直播,畫面分享了龍飛船太空艙內部的景象??梢栽诒尘爸锌吹讲ㄌ崽刈谧簧?,而任務指揮官艾薩克曼則飄浮在空中,連接著一條“臍帶”。
SpaceX方面的專家在直播中介紹,宇航員首先要進行“宇航服清洗”這一流程,向宇航服中注入氧氣,任務才能正式開始。
畫面中,宇航員打開了龍飛船上的幾個閥門,開始向他們的宇航服輸送純氧。據(jù)介紹,實際上這里起作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氧氣。第一個是“主要氧氣”,用于支持呼吸;第二個是“二次氧氣”,用于幫助冷卻宇航服。接下來的步驟則是為宇航服加壓,用來確保宇航服沒有泄漏。
一切測試就緒后,太空行走正式開始。
18時50分許,艾薩克曼努力打開艙門,借助名為“天行者(Skywalker)”的梯子,慢慢進入太空真空。
為了此次任務,SpaceX在龍飛船艙內安裝了一套大型扶手,并在太空艙頂部安裝了一架特殊的梯子,命名為“天行者”。
艾薩克曼向外張望,并分享了他的第一條消息,“在家里我們都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從這里看,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在太空艙外待了約10分鐘,并完成一系列測試動作后,艾薩克曼返回艙內,吉利斯開始太空行走。與艾薩克曼一樣,吉利斯在外太空停留的時間也大約為10分鐘。
值得注意的是,艾薩克曼和吉利斯的大部分身體到了艙外,但雙腳仍在艙內,并未徹底離開太空艙。因為他們的宇航服沒有配備獨立供氧設備,需要通過約3.6米長的“臍帶”線纜來輸送氧氣、保障通訊等。
SpaceX介紹,他們并沒有類似于“自由飄浮”的壯舉,而是安排了一套名為“矩陣測試”的動作,目的是對宇航服進行精準測試。
SpaceX的目的是制造出成本大幅下降的宇航服。據(jù)悉,這套宇航服集成了許多前沿科技,包括平視顯示器、頭盔攝像頭及革新性關節(jié)設計,全身覆蓋隔熱層,配備銅與銦錫氧化物遮陽板,兼顧熱防護與防曬功能。此外,宇航服在氧氣供應、閥門及密封等方面均設有多重冗余系統(tǒng),確保安全可靠。
北極星黎明任務是艾薩曼與馬斯克合作計劃中三項任務中的第一項,后續(xù)還將包括第二次載人龍飛船任務及SpaceX星艦的首次載人飛行。目前尚不清楚艾薩克曼為這些飛行支付了多少費用,也不知道SpaceX自己為這些飛行提供了多少資金。這次任務標志著SpaceX第五次商業(yè)載人龍飛船成功升空,也是包含NASA任務在內的第14次飛行,預計持續(xù)5天后,飛船將在佛羅里達海岸降落。
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艾薩克曼提出了宏偉的目標:有朝一日,整個太空中都將居住著人類。他表示,他與馬斯克討論過這一宏偉愿景,他們一致認為人類需要太空服,總有一天可能會需要數(shù)萬套太空服,但不應該花費數(shù)億美元。
任務結束后,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向北極星黎明團隊和SpaceX發(fā)出了祝賀,稱此舉為“巨大飛躍”。(澎湃新聞記者 吳遇利)
責編:張德會
一審:寧靜
二審:詹娉俏
三審:張德會
來源:澎湃新聞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