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補”怎么走出“居民有需求 師傅沒生意”的怪圈?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9-18 17:35:59

一則“修冰箱4.8元零件被收1610元”的話題近日登上北京同城熱搜,反映出不少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修鞋修家電、改衣配鑰匙等低頻剛需的“小修小補”,滿足起來不太容易,不是距離太遠不方便,就是價格太高不劃算。與此同時,“小修小補”師傅們也有難處:定價太低收不回成本,定價太高流失顧客,慢慢地,從事這個行業(yè)的手藝人越來越少。

“小修小補”如何有序經營、良性發(fā)展,在維系自身經營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居民?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一些街道和社區(qū)已有令人欣喜的探索。

屬地幫忙修鞋匠不再發(fā)愁落腳點

9月10日一早,知春里西小區(qū)東門外的一處角落里,一個集裝箱式簡易棚支了起來,“中關村街道便民服務站”的招牌一掛,修鞋修車的各類工具一擺,很快引來不少居民。

“這下我們‘小修小補’就方便多啦?!崩献絷惻空f,知春里西是老舊小區(qū),住的老人孩子多,對“小修小補”的需求相對較高,鞋包壞了、衣服拉鏈頭斷了,直接扔了覺得浪費,高價修補又不值當。如果遇到自行車損壞、車胎沒氣等情況,要推著走挺遠才能找到一家修車鋪。有居民撥打12345熱線反映沒有“小修小補”不方便,可也擔心“小修小補”占道經營、收費太高。

如今看到服務站內張貼的維修服務價格公示牌,大家心里的石頭落了地。自行車補胎5元、釘鞋掌10元至15元、換拉鏈頭5元至10元……各項服務明碼標價,還不算貴。此外,管理規(guī)定、經營內容、監(jiān)督電話和反饋渠道也一并公示出來,服務和價格隨時接受居民和街道的監(jiān)督。

王女士剛在服務站修好拉鏈。前陣子衣服拉鏈壞了,她到處尋找能修的地方,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師傅張口就要80元。“現在就在家門口,價格還很劃算,十來塊錢就修好了,真是太方便了!”

服務站的李師傅說,他在北京干了30來年,朝陽、海淀、西城區(qū)都待過。修鞋、修車、修拉鏈是手藝活兒,老百姓生活雖然離不開,可畢竟不會有那么大的需求量,這就讓“小修小補”的生存成了難事:定價太低,經營不下去;定價太高,又會嚇跑好不容易尋來的顧客。干這行有不少是無照經營的游商,只能東躲西藏。

如今他能擺脫這一困境,多虧了街道幫忙。中關村街道幫他找到合適的經營場地、搭建了服務站,他不花一分錢就有了固定的落腳之地。李師傅笑著對記者說:“我現在能掙錢,還能為大家服務。讓我走我也不走啦,在這兒踏踏實實干?!?/span>

“居民發(fā)愁找不到‘小修小補’,李師傅卻苦于無處經營。雙方互有需求,并且正好能相互匹配?!敝嘘P村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衡東說,這處服務站正是因此建立起來的。

從2020年起,中關村街道便開始對轄區(qū)內的“小修小補”進行統(tǒng)一管理,升級為官方認證的便民服務網點,隨著不斷摸索、實踐,逐漸形成一套“絲滑”的服務管理規(guī)范。如今,轄區(qū)內共有約30處“小修小補”網點,每一處場地的選址都經過多次協(xié)商論證,并向海淀區(qū)相關部門備案。工作人員利用轄區(qū)內空閑房屋、車棚,或選取不影響居民通行的過道設置戶外集裝箱,搭建外觀統(tǒng)一的服務站,還配備統(tǒng)一的招牌、標識,以方便居民識別。

“在提供幫扶的同時,我們也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焙鈻|說,商販需與街道簽訂合同,承諾不擅自擴大經營,不亂接亂牽電源線,不強買強賣和欺詐消費者,要保持網點及周邊環(huán)境衛(wèi)生……街道對各項服務和收費標準進行監(jiān)督,合同一年一簽,若商販違反管理規(guī)定,將被取消簽約資格。

記者了解到,每位“小修小補”師傅還簽署了一份承諾書,承諾作為志愿者參與社區(qū)治理,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免費上門服務。這份承諾書的背后,是一份善意與溫情。衡東說,師傅大多都來自外地,年紀比較大,有一技之長。讓師傅們參與志愿活動,一方面能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能讓師傅們更好地融入社區(qū),雙方都受益。

李師傅說,如今他在北京有了“家”。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會一直干下去。街道幫了他,讓他從無照游商變成正規(guī)經營,有地兒遮風擋雨,不用東躲西藏,不用為房租發(fā)愁,他更要把價格定公道,手藝活兒干仔細,更好地回饋居民。

李師傅正在給居民釘鞋掌。

跟上變化裁縫鋪適應年輕人需求

在紅廟北里小區(qū)的一間平房里,張建華和妻子經營著裁縫鋪,每天上門來改衣服的不僅有小區(qū)的老人,還有不少年輕人。裁縫鋪不大,卻在網絡平臺小有名氣,雖然還算不得生意興隆,卻隨時能滿足居民小修小補的需求。

兩位60歲的老人抱著三匹碎花圖案的老布料,找到了張建華的裁縫鋪。他們尋覓了好久,既想找到識得這些老布料的行家,也圖個公道的價格,無意間在網上搜到了張建華?!罢婧冒。险娼z料,少說得十幾年了吧?!比ゲ剂显诳p紉機前一攤開,張建華立馬就認了出來。兩位老人喜出望外:這布料是上一輩人留下來的,可如今找好裁縫量體裁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他們找不到合適的裁縫,所以布料只好一直在家里放著。張建華的一席話,讓老人們仿佛找回了熟悉的舊時光。

張建華告訴記者,更多時候遇到的是老人帶著現成的衣服來改型,需求五花八門。一位老人說,之所以一件衣服穿了這么久,要么是這件衣服有特殊的意義,要么就是喜歡老款式。隨著年齡的增長,高矮胖瘦有了變化,衣服需要改?!捌鋵嵓抑苓叺拇笊虉隼?,能代行‘小修小補’功能的店鋪不少,可是價格偏高。我也理解,商場里租金貴,商家也要生存,可衣服本身才幾十塊錢,改改腰身、衣袖就要上百塊錢,實在不值當?!?/span>

如何能保障自身的生計,又能提供居民滿意的價格,是張建華夫婦一直在尋找的平衡點。記者第一次采訪張建華是在2019年,那時他的裁縫鋪在一間地下室里,面積沒有現在大,縫紉機也沒有現在多。幾年下來,不僅設備增加到了七八臺,租住的地方也寬敞了不少,租金自然也漲了,可改衣價格和幾年前相比區(qū)別并不大。

張建華說,他清楚老人們的顧慮,這也是他在北京干裁縫20年,沒考慮過把店開到大商場去的原因。“看起來客流多了,知名度高了,可成本也大大增加了。不漲價,一個月得縫多少褲腿才能把租金掙回來?可如果提高了價格,又違背了便民服務的初衷?!?/span>

裁縫鋪要尋找一條出路,就得做出改變。張建華發(fā)現來找他改衣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艾F在年輕人習慣網上購物,追求個性,就喜歡某個款式,但網購回來的衣服可能偏大,換小一號又覺得緊了或者版型不對,所以就來找我?guī)兔Ω摹N业募夹g、理念都得跟著變,設備也得添,你看這七八臺縫紉機,每臺功能都不一樣,有的專門改T恤,有的專門改皮革?!?/span>

張建華說,過去街道幫他聯(lián)系養(yǎng)老院,既方便了老人,也讓他有了更多生意,兩全其美。但他心里很清楚,“小修小補”行業(yè)要維持下去,不僅依靠相關各方的幫扶,更得自己有絕活兒,找到出路,適應市場和環(huán)境的變化。

記者注意到,在裁縫店里,張建華雖然手頭正忙著幾元錢的小活兒,可身后掛著的是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婚紗禮服。他自打當了裁縫,店里主打的就是改婚紗禮服,闖蕩數十載,在高端定制的圈子里也闖出了名堂。讓他幫忙改婚紗的,不僅有準備結婚的新人,更有不少知名婚紗品牌的商家。

“要是單靠小修小補,我可能早就撐不下去了。靠高端定制維持住了生計,便民服務這一方面,價格就可以壓下來了。我不想講無私奉獻的大話,我是裁縫,為人量體裁衣是讓我高興的事兒,‘小修小補’是需求,只要有需求,服務就不能沒了。”張建華說。

張建華正在改衣服。

解開低頻剛需“既要又要”難題

“小修小補”有需求卻不方便,是市民普遍反映的問題:家附近的“小修小補”越來越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店,不是沒法提供個性化服務,就是價格太高??伞靶⌒扌⊙a”師傅的抱怨正好相反:換個拉鏈、扦個褲邊,需求雖然有但并不多,每次只賺幾元錢,很難平衡經營成本,不漲價不行,可漲價了更沒人來。

一邊是居民需求迫切,一邊是師傅生意難做,“小修小補”作為低頻剛需,雙方的訴求能“既要又要”嗎?從記者探訪的情況來看,答案是肯定的。

一來,正是市民對“小修小補”行業(yè)存在普遍需求,所以需要屬地政府花心思、想辦法幫上一把。近年來,或是提供合適的場地,為師傅減租免租;或是幫忙做推廣,讓師傅有更多生意可做……這些基層治理的創(chuàng)新,幫助“小修小補”師傅規(guī)范經營、良性經營,才能破解低頻剛需價高的痛點。

二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小修小補”要尋求更好的發(fā)展,就得順應改變、適應改變、跟上改變、做出改變。搬進便民站的李師傅,早年只會修自行車,后來電動車多了,他又學了新手藝。裁縫張建華靠定制婚紗禮服維持生意,才有余力降低便民服務的價格。

只有各方協(xié)力,尋求突破,走出居民有需求、師傅沒生意的怪圈,才能實現雙贏,百姓“小修小補”才能更加便利。

責編:李莉芹

一審:李莉芹

二審:陳永剛

三審:趙雨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