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上將林修梅

陳先樞 梁小進     2024-09-30 19:19:35

撰稿/陳先樞 梁小進

攝影/羅炯炯等

林修梅墓與陸軍上將林修梅

 林修梅墓位于岳麓山下湖南大學知新村后山坡上,1928年11 月自廣州遷葬于此。墓呈半圓形,高0.9 米,底徑5 米,占地266 平方米。塋地片石鋪砌,墳?;◢徥w頂。立碑三通,楷書碑文,主碑刻“林公浴凡之墓”,附碑左刻“奉令國葬”,右刻“民國十七年十一月谷旦”。原有拜臺等設施及墓廬,于1967年隨墓同時被毀壞,今不存。林修梅墓1987年修復,1988年公布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按,今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林修梅墓

林修梅(1880—1921),字浴凡,號祖坤,清澧州安??h(今臨澧縣)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湖南武備學堂。三十二年(1906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二年后回國,分發(fā)四川新軍,次年隨軍入藏,任管帶。宣統(tǒng)三年(1911 年)往觀保定秋操,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回湘,參預軍事。二次革命時,任湘南守備隊營長,事敗逃亡日本。1914 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湘支部軍司令部參謀長。1916年隨程潛返國,任湖南護國軍參謀長。護國戰(zhàn)爭后任湘軍旅長,1917年秋,參加反段祺瑞斗爭。1920年秋,受孫中山命赴湘西,先后任靖國軍、討桂軍總司令。次年任廣州軍政府顧問、參議員、總統(tǒng)府代參軍長,旋因病逝世。晚年思想益趨激進,傾向信仰馬克思主義。有《治藏策》《社會主義之我見》等著作。

林修梅墓墓圍基石

早年軍事生涯

林修梅,清光緒六年正月二十一日(1880 年3月1 日)出生于一個鄉(xiāng)村塾師家庭。他自幼即隨從父承祚學。二十七年(1901 年),參加州試,中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

二十九年(1903 年)四月,林修梅考入湖南陸軍武備學堂。畢業(yè)后,在湖南新軍炮兵營和陸軍速成學堂任教。三十二年(1906年),被選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在日期間,林修梅與孫中山、黃興等交往,隨即加入同盟會。

三十四年(1908 年)底,林修梅學成回國,分發(fā)四川新軍,擔任第三十三混成協(xié)參謀。任職清軍的同時,林修梅仍在從事著反清革命活動。這時,他曾受同盟會委托,擔負了聯(lián)絡長江上游各地的工作。次年二月,林修梅隨協(xié)統(tǒng)鐘穎開赴西藏,任陳慶標下第三營管帶,駐昌都。他悉心研究西藏地理、歷史情況,著《西藏游記》和《治藏策》二書,提出關于治理西藏、捍衛(wèi)邊疆的主張,上書當?shù)?,但未獲采納,不久,他辭離川軍,輾轉返回湖南。

林修梅

參加二次革命和護國戰(zhàn)爭

宣統(tǒng)三年(1911 年)七月,林修梅奉調(diào)參加保定秋操。不久武昌起義爆發(fā),湖南隨即響應,宣告獨立,林修梅立即返湘,在湖南都督府參謀部任事。林修梅自青年時代就開始學軍事,此后留學、歸國,都在軍事生涯中奮斗,因此,湖南都督府的軍事計劃及軍制,多由他親手制訂。1913 年,“二次革命”爆發(fā),湖南也于7 月下旬宣布獨立。林修梅任湖南守備隊第三區(qū)第六營營長,先駐岳州,后移臨湘,身當前敵。“二次革命”失敗后,袁世凱的忠實走狗湯薌銘擔任湖南都督,大肆搜捕黨人。林修梅受到通緝,被迫逃亡日本,入政法學校學習。次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湘支部軍司令部參謀長。

1915 年冬,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zhàn)爭爆發(fā)。次年1 月,林修梅隨同程潛離日返國,任護國軍湖南總司令部參謀長,協(xié)助程潛擴大隊伍,訓練軍旅。4 月,他率部經(jīng)云南、貴州進入湖南西部,一舉攻克靖縣,隨即召開有四十八縣代表參加的討袁大會,宣布湖南獨立。袁世凱死后,他隨同程潛率軍進逼長沙,湯薌銘倉皇逃遁。8月,譚延闿出任湖南督軍兼省長,他被委為第一師第二旅旅長,駐守衡陽。

揭開護法序幕

1917 年秋,北京段祺瑞政府仍然繼承袁世凱衣缽,悍然解散國會,廢棄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臨時約法》。孫中山率駐滬海軍南下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號召維護《臨時約法》。段祺瑞為控制湖南,派傅良佐為湖南督軍。傅一到長沙,即發(fā)布命令,撤銷林修梅的旅長職務,改派鄒序彬接替;又調(diào)零陵鎮(zhèn)守使劉建藩回長沙,委派陳璩章接替。

林修梅久憤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于是響應孫中山號召,于9 月18 日與劉建藩同時宣布衡陽、永州獨立,通電全國,嚴正表示:“誓不肯護私黨,以存民國之精神”,“特率湖南軍民子弟,宣告自主,與段政府脫離關系,一切軍民政務,均與海軍、兩廣、云南各省一致進行?!边@時,林修梅與劉建藩控制了湘南二十四縣境,義幟一舉,全國震動,揭開了護法斗爭的序幕。

在護法戰(zhàn)爭中

衡、永獨立后,傅良佐急派第一師代理師長李佑文率部前往“剿撫”。不久,北洋軍第八師王汝賢、二十師范國璋所部共3 萬余人, 壓向湘南。林修梅和劉建藩的護法軍僅5000 之眾,而且裝備較差。兩軍在衡陽附近賀家山一帶展開激戰(zhàn)。10 月16 日,零陵鎮(zhèn)守使署參謀長兼江道區(qū)司令黃岱扼守賀家山,不幸陣亡,衡陽陷落。20 日,寶慶失守。

為扭轉戰(zhàn)局,林修梅率部從左翼襲擊敵后, 連戰(zhàn)皆捷。敵懼歸路截斷,倉皇撤退。護法湘軍乘勝追擊,迅速收復寶慶、衡陽。11月14日, 王汝賢、范國璋通電請求停戰(zhàn)議和,傅良佐當夜從長沙逃走。21 日,林修梅隨同程潛進入長沙。1918 年1 月,林修梅遵照孫中山發(fā)來的電報指示,率師繼續(xù)北上,占領岳陽,北洋軍全部敗退鄂境。

在勝利進軍的時刻,湘桂聯(lián)軍總司令譚浩明竟然命令護法湘軍不準入鄂。段祺瑞政府趁機集中優(yōu)勢兵力,正面攻岳陽,湘軍士氣受到影響。林修梅只得撤離岳陽,退出長沙,據(jù)守衡陽、寶慶、攸縣、茶陵一帶。4月,北洋軍分三路進逼湘南,永豐、衡山、衡陽、寶慶、攸縣先后失守,程潛、林修梅率部退守耒陽、郴州一帶。5月,林修梅轉戰(zhàn)湘南,與北洋軍相持于耒陽、永興之間。至6 月15 日,雙方在耒陽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1920 年春,林修梅因感染肺炎,離開駐地酃縣,赴廣州就醫(yī)。

傾向馬克思主義

辛亥革命及護國、護法諸役屢遭失敗,使林修梅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逐步產(chǎn)生了懷疑。這時,俄國發(fā)生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爆發(fā)“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代的進步,使他的思想逐漸發(fā)生了變化。1919 年至1921年,短短兩三年間,他先后發(fā)表《精神講話》《社會主義之我見》《社會主義與軍隊》《農(nóng)工軍組織大綱草案》《戰(zhàn)時財政計劃草案》等著作,計4萬余言。

他公開宣稱:“我相信馬克思的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今日社會情形,最為適合。”由此,他既反對無政府主義,也反對資產(chǎn)階級政客主張。他還主張土地“收回共有,公平分配”;“如或不愿分種,就彼此協(xié)力耕種,未嘗不可”。對于時人所論裁軍問題,他在著作中認為,“如果博得世界各國的同情,把軍隊實行縮減,這是我們?nèi)祟愖羁蓱c幸的事”;軍國主義的一切罪過,都是資本主義產(chǎn)生的”。他向往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對于實現(xiàn)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俄國革命軍隊景仰。由此,他提出了軍隊“勞工化”“農(nóng)工化”的主張。他還計劃資送其堂弟林伯渠“往游俄羅斯,視察蘇維埃實際實施種種,以備異日參考”,但因其逝世過早,未及償愿。

林伯渠(1886—1960),1904 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

1921 年10 月,林修梅因牙病誤于庸醫(yī),感染骨髓炎癥,牽及全身,于10 月15 日逝世。同日孫中山發(fā)布大總統(tǒng)令,派陸軍次長程潛前往致祭;不久又令追贈陸軍上將,并予國葬。

摘自《中國長沙名寢與名人》,云南民族出版社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