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丨崔建平:人品,畫品與藝品——評黃永玉“如此漫長,如此濃郁”新作展
湖南文聯(lián) 2024-10-12 09:26:42

黃永玉先生在文藝界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他以豐沛的人生經(jīng)歷,奇詭浪漫的藝術創(chuàng)作,深厚扎實的文學修養(yǎng),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彪炳千秋、家喻戶曉的藝術作品。他一輩子追求知識,崇尚真理,熱愛生活,勤奮創(chuàng)作,是真正光明磊落的勇士,也是著作豐碩的藝術家。他用一生的學習、追求、實踐、創(chuàng)作,成就了一個大寫的“人”。湖南美術館舉辦黃永玉先生“如此漫長,如此濃郁”新作展是家鄉(xiāng)人民對黃老先生的熱愛與紀念,展出的這些作品亦如同他的人生,真實純樸,詼諧幽默,磅礴斑斕,豐富多彩,趣味雋永。觀畫展,我在黃永玉先生長長的人生經(jīng)歷展示中踱步停留。他是湘西人,出生地是常德,由于舊社會的動蕩不安,年幼的黃永玉并沒有受到系統(tǒng)正規(guī)的教育,但這不影響他一直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求索。他抓住了僅有的幾次學習機會,如在廈門集美學校學習,廣博深邃的傳統(tǒng)文化像一枚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著少年的黃永玉,激發(fā)起他滿腔的熱愛與興趣。盡管生活風雨如晦、顛簸不定,但他始終矢志向?qū)W,無論是在湘西,還是在廈門、上海、香港,他都在利用一切機會勤勉學習,并堅持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他輾轉(zhuǎn)多師學習木刻、雕塑、漫畫藝術。他的一生始終關心國家興亡和人民疾苦,表現(xiàn)出濃郁的愛國愛人民的家國情懷。這一點一直貫穿他人生的各個不同時期。這是像他這樣從舊社會過來的舊文化人難得葆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是他之所以深受人們愛戴的重要原因。他與妻子的愛情故事也是他高尚人品的佐證。張梅溪是將軍之女,富家千金,且相貌出眾、氣質(zhì)不凡,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黃永生是窮困書生,且當時生活無計,他大膽火辣地追求自己的至愛,矢志不渝,不為世俗門第和財富觀念所困。這段愛情能夠保鮮的最大考驗,是黃永玉中晚年藝術輝煌時,他能執(zhí)子之手,堅守初心,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作品立意深邃,思想性強。中國的文化藝術“文以載道”是毋庸置疑的藝術準則,不容忽視。也是檢驗文化藝術作品是否成功的不二法門。黃永生老先生晚年的這批新作,堅持了他繪畫創(chuàng)作的一貫風格,如《拜石圖》《莊周釣魚》《醉貓圖》《逍遙游》《只一個飲字了得》《何處是歸程》等,思想豐富,意義深邃。他的繪畫立意來源于不斷地讀書學習,用以對現(xiàn)實的思考來深化的藝術創(chuàng)作。
作品構圖新穎,極具張力。黃永玉先生的畫作每每都在構圖上下足功夫,無論小品大畫都追求別出心裁的畫面構思,既簡潔又豐富,有時畫面飽滿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大量留白,計白當黑,富有無限的張力,如《同是洞庭人,來看洞庭花》《除卻借書沽酒外,更無一事擾公卿》等。作品設色艷麗,用色大膽。朱砂、翠綠、寶石藍等艷麗色彩是黃永玉作品的標志性符號。黃永玉的創(chuàng)作并不局限于中國水墨,而是中西合璧,將墨色水彩、油墨油彩水乳交融,不斷地融匯踫撞,制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畫面色彩與意境,充分地表現(xiàn)藝術的大膽創(chuàng)新,打破了東西方文化樊蘺阻隔。黃永玉先生之所以稱之當下大師級藝術家,是他文史哲兼修,具有廣博深邃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藝術實踐涉及小說、散文、詩歌、木刻、漫畫、雕塑、設計、繪畫、書法等多個門類。無論哪類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匠心獨運,以文化為統(tǒng)領,文以釋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既蘊含著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又融合了西方油畫用筆、光影觀念,因此極具當代藝術的韻味。
他幾乎每幅畫都配有詩文,甚至將每日所想所思,在繪畫中用隨筆文章小楷行書題記于畫面,竟達上千字,如《水仙圖》居中是一紅缸水仙,周遭是滿滿的文字書法創(chuàng)作,詩書畫印文賦跋于一體,妙趣橫生。這些創(chuàng)作與實驗托底的是豐沛的文學修為。他的日常是每天的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作,畫畫是他閱讀與寫作中消遣,那些浩于煙海的文學著作《無憂河上的浪蕩漢子》《比我老的老頭》都是他每天伏案創(chuàng)作的結晶,寫累了,讀倦了,就畫張畫寫寫字,完全以玩的心態(tài)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畫中的文化精神就格外飽滿,充滿能量。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湖南文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