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丨賀有德:詩意的聆聽,宛轉(zhuǎn)悠揚——讀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
新湖南客戶端 2024-10-18 09:24:00

詩意的聆聽,宛轉(zhuǎn)悠揚——讀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
湘潭作家劉義彬散文集《時間的聲音》,今年8月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書封設(shè)計獨具匠心,粗線條勾勒,畫風簡約卻意境高遠,寓意極深。這些年來,讀過的散文集多了,難免審美疲勞,常有“似是而非”者,大眾模式,不一而足?!稌r間的聲音》卻有點“另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先觀其“形”,精致而不失厚重,厚重中透出飄逸。后觀其“神”,真情流露,詩意流淌,慢慢品讀,恍惚間,徐徐行走在一去不回頭的歲月深處,如近在眼前卻不可觸摸的畫卷;閑雅靜聽時間的聲音,如天音或民謠,飄浮而不可捉摸。《時間的聲音》分四輯,從“歸路盡頭的黃婆塘”“放不下的鳳凰古城”“時間的聲音”到“那些閃爍的人間煙火”,書寫的是作者“對兒時老家黃婆塘故土的依戀,對年輕時工作過的鳳凰古城的懷想,對半輩子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對淚水浸泡過的青春與情感的回望,以及對生命旅途中所經(jīng)歷的那些地理、風物、人情的記錄與描繪”。此類文本的書寫,觸目泛濫,漸成“作坊式創(chuàng)作”,劉義彬卻能另辟蹊徑,真情是底色,衷情或?qū)G槭侵髁?;情至深處,詩意書寫,如一股清流,讓人倍感親切之余,在永不褪色的詩情畫意里流連。作品之美,自標題始。題好一半文,好標題見才見情,如鳳凰之頭,一見驚艷,吸睛。劉義彬深諳此道,《時間的聲音》里,好標題俯拾即是,諸如《媽媽的黑夜來得很慢》《那些晨昏和月夜》《時間的聲音》等,不一而足,既有或明或暗的題材或主題指向,又蓄而不露,充滿詩情詩意,引人思索,更引人入勝。許多文章的結(jié)構(gòu)布局也是精心為之,常規(guī)模式之中有新意?!哆@棵人生樹》《年年杮子紅》等短小精致,行文如行兵布陣,精心打造,有新意,見匠心;《花果園里的春天》《回不去的青春棲息地》《媽媽的黑夜來得很慢》運用日漸少見的小標題,多個小標題合而為一,如建筑群起伏有致,收放自如,特色紛呈,相映成趣。劉義彬成熟中透出新意的獨特的文風或者說語言風格,在《時間的聲音》完美呈現(xiàn)。應該說,樸實中蘊含真情或者說深情,絲滑柔順有質(zhì)感,是其語言風格主流,樸實之中有詩意,或濃或淡,自然而然。詩意濃時如工筆畫或交響樂,詩意淡時如寫意畫或輕音樂,濃妝淡抹總相宜,“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包容了人生百味的“時間的聲音”,靜心聆聽,百感交集,感慨系之矣……每一篇,敘寫的,都是作者不同尋常的人生履歷,酸甜苦辣備嘗,個中滋味,如魚飲水,唯有自知。品讀之時,恍惚間,如聽來自時光深處的深情訴說,娓娓道來,款款深情,既倍感親切,如嘮家長里短,又分外感人,所述人事,從時光之流里拎出來,昨夜星辰昨夜風,聆聽,細思,直抵人心深處……在《時間的聲音》里,因其樸實而接地氣,因其詩意而顯高雅。眼前的茍且,詩意的遠方,在此無縫對接,水乳交融?!豆陋毜穆贸獭泛汀痘ㄖx花飛》詩情畫意極濃,跳躍性和情感性兼具,美不勝收;《孤獨的旅程》語言跳躍性強,亦真亦假,亦實亦虛,言已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花謝花飛》意象紛繁,跌宕起伏,“冰糖葫蘆式”書寫,每一節(jié)有詩性詩意,合而為一詩性詩意更濃,耐人咀嚼。劉義彬閱歷極其豐富,數(shù)十年累積的酸甜苦辣,如時間的溪流在生命里流過,或疾或徐,種種人生況味,或鮮活或模糊,沉淀而成《時間的聲音》。因了悲憫情懷,假以文字手術(shù)刀,對自然萬物及生活中諸般細節(jié)和肌理進行解剖,精準而細膩的文字,觸動讀者的心靈魂;用心用情用功,情致婉轉(zhuǎn),更因多為詩散文,讀來仿佛一場詩意的聆聽,“時間的聲音”婉轉(zhuǎn)悠揚,入耳入心,宛如明湖居聽書,讓人沉醉不知歸路……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