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一位青年教師的科研成長之旅

  新湖南客戶端   2024-10-18 10:24:02

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有這樣一位青年教師,他以不懈的努力和才華,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教學科研之路。他就是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能源與機電工程學院劉輝新博士,一位初入職場的青澀學子,逐漸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一起走進劉輝新的科研世界,感受他“破繭成蝶”的成長之旅。

初識科研:夢想的種子悄然生根

劉輝新的科研之路,始于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在湘潭大學讀研期間,他就萌生出對科研的濃厚興趣,積極開展各類科研項目和實驗活動,并先后獲評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和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生。隨后,前往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國家杰青杜勇教授,為后期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期間還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博士生聯合培養(yǎng)資助項目,赴德國宇航中心空間材料物理研究院訪學一年。

劉輝新(右一)在德國科隆訪學

2022年,懷揣著激情和憧憬,他入職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擔任能源與機電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的專任教師,立下了以科研創(chuàng)新為己任的堅定志向。

劉輝新在蘇州參加材料領域工業(yè)軟件和大數據產學研用研討會

工作初期,劉輝新主動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類項目申請書的講座和座談會,汲取他人的先進經驗和失敗教訓,沉淀自己。在國自科基金項目的申報過程中,他得到了學院院長胡東等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他持續(xù)開展項目申報,不遺余力地尋找和把握任何可能提升學術水平的機會。在學院領導和杜勇的鼎力支持下,引進了多套先進儀器設備,為其后續(xù)開展實驗研究提供了硬件條件。面對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他展現出了極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敬業(yè)精神。學院副院長彭廣威贊揚道:“劉博士依然保持以往的作息,朝八晚十,連周末和節(jié)假日也不例外。”這都是因為他有著清醒的認知:在科研的道路上,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在他發(fā)給學校科研處的郵件中,他誠懇地寫道:“機會不是一直都在,我努力了無數次,我知道機會就在其中的一兩次?!?/span>

成果突出:科研之花絢麗綻放

劉輝新多年來的付出努力“終成正果”。近年來,他以第一通訊作者的身份發(fā)表了11篇SCI論文,其中5篇刊登在該研究領域的頂級期刊。這些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不僅展現了他的深厚學術功底,更贏得了國內外學者們的廣泛贊譽與持續(xù)關注。他多次受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并發(fā)表講話,包括在韓國首爾舉辦的TOFA會議和馬耳他DSL會議,也得以和全球同行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進一步擴大了學術影響力。

劉輝新聚焦國家重大產業(yè)需求,以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圍繞集成電路引線框架用銅合金的成分與工藝設計展開了深入研究,通過構建合金成分-工藝-微結構參數-性能之間的內在聯系,為銅合金導電性與強度的協同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他陸續(xù)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廳優(yōu)秀青年項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立項。

劉輝新在韓國首爾作學術報告

此外,他多方面拓展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他主持了多項橫向課題(累計經費55萬元),同崇義章源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達成長期合作意向。二是積極踐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理念,多次前往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三一重工中興液壓件有限公司等業(yè)界前沿企業(yè)開展調研工作。他針對企業(yè)面臨的生產技術瓶頸與難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有效助力企業(yè)技術升級與產品創(chuàng)新。三是搭建校企合作的橋梁,促進科研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為湖南“三高四新”戰(zhàn)略實施及中部地區(qū)“材料谷”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劉輝新(右一)在湖南金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調研

教研相長:不忘初心、深耕教學

入校初期,為了盡快地走上教學正軌,劉輝新多次參加校級、院級教學比武,經歷了反復的磨課、賽課,努力成長為一名有著扎實的專業(yè)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的“教書匠”。一直以來,他都對學院的精心栽培心懷感激。在溫情且上進的學院氛圍里,劉輝新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不斷反躬自省,精進課堂,教學能力日益增長。

最重要的是,劉輝新找到了一條教學科研雙向融合發(fā)展的教學之路?;谪S富的科研工作經歷,他能更好地洞悉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更好地將教學重心轉移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上來。因此,在課堂上,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從而錘煉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當被問及對劉輝新的課堂感受如何時,2022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張玥同學提到:“劉老師經常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給我們講老一輩科學家的事跡,在感受科研魅力的同時,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我們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到國家的發(fā)展大局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边@就是劉輝新在教學上的另一個巧妙之處,充分利用個人的科研成果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專業(yè)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還融入課程思政元素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繼而加深學生對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和基層單位人才需求的理解。近年來,他所教的多名學生都成功考入中山大學、湘潭大學等雙一流學校繼續(xù)深造。

劉輝新指導學生完成激光熔覆實驗

教學科研之路,永不止步于此。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不僅是對劉輝新個人教學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對他“破繭成蝶”般成長歷程的最佳詮釋。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擁抱未知,就一定能在教學科研道路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責編:姚昕玥

一審:姚昕玥

二審:肖洋桂

三審:周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