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蓉 彭建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0-22 17:17:38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西蓉 彭建家
“新井打了,我們吃水有保障了,洗菜、洗碗、做飯也方便了,枯水季也不愁了。”10月22日,長沙市望城區(qū)烏山街道原佳村牛走山組的村民劉娭毑興奮地說。
這井的事,還得往前說起。今年9月,牛走山組的地下水源就開始水量變小,村民自建的蓄水池也漸漸入不敷出,對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造成了極大困擾。雖然,村里每隔一天會組織灑水車來送水,但“遠(yuǎn)水”只夠解決基本生活。
據(jù)了解,原佳村屬于城鄉(xiāng)接合部,而該村牛走山組的村民常年以來使用井水,但是隨著生活用水量的增加、高溫天氣以及水井年代久遠(yuǎn)等因素影響,井水難以滿足村民日常用水需求,用水成了老百姓最大的“心病”。
“我們自家水井平時用水水量不夠,特別是碰上長時間干旱,只能從別處打水。”在牛走山組近期的片組鄰“三長”走訪中,多戶村民向鄰長反映了用水難問題。組長嚴(yán)正武、鄰長張炳生梳理匯總,將情況反映給了村上。
原佳村黨總支通過召開屋場會、庭院會等形式,與片組鄰“三長”、黨員志愿者、村民一起集思廣議、實地勘察,大家合計光靠“送”和“省”,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再打一口村組自己的深井。于是,一場原佳村牛走山組“打井行動”開始了。支村兩委先拿出一筆費用,找來了勘探隊、打井隊,研究地形、尋找水源、制定措施,為打新井取水做足準(zhǔn)備。
項目敲定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rèn)可?,F(xiàn)場,牛走山組村民張炳生作為鄰長,他無償貢獻(xiàn)出自家房屋門前的閑置空地作為組上的新增水源點,打一口深水井,徹底解決大家吃水、用水難的問題。同時在張炳生的倡議下,該組村民一致表示同意籌工籌勞,“主動出擊”,確保打井取水的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打井成功后,原佳村兩委還在新的水井旁,修建了一座容量5噸的儲水塔,設(shè)立管水員,讓“放心水”浸潤百姓心田。
如今,一口深達(dá)70多米的“解渴”井,緩解了20余戶村民的生活用水緊缺問題。看著流淌出的井水,村里的老人圍著村干部和片組鄰“三長”說著感謝的話,幸福之情溢于言表。牛走山組微信群內(nèi),村民紛紛“曬”出自家剛剛?cè)〉男戮?span lang="EN-US" class="" style="line-height: 1.8;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data-mce-style="line-height: 1.8;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喝水不忘挖井人!感謝,感謝!”
今年以來,原佳村持續(xù)依托烏山街道基層黨建“三聯(lián)共治”載體,以“‘三長制’架起連心橋,‘微服務(wù)’激發(fā)大能量”為課題,積極探索“群眾點單、三長報單、村級派單、單結(jié)事了”的“微服務(wù)”機(jī)制,扎實推進(jìn)“三長制”工作和基層黨建“書記工程”,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組長”“最美鄰長”涌現(xiàn)出來,共同為打造服務(wù)群眾“最暢一米”獻(xiàn)策獻(xiàn)力。
目前,原佳村共有鄰長94名,聯(lián)系群眾398戶,收集反映社情民意12條,解決了1.8公里林場公路“白改黑”、涉及100余戶村民道路“亮化”等民生問題6個。
責(zé)編:謝璐
一審:范遠(yuǎn)志
二審:黃婷婷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