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九成功發(fā)射!一起回顧航天事業(yè)中的湖南力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0-30 09:15:44

新湖南記者  唐雨琪 童迪

北京時間

2024 10 30 4 27

搭載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

長征二號 F 遙十九運載火箭

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

約10分鐘后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

進入預定軌道

航天員乘組狀態(tài)良好

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今天4時27分,神十九點火發(fā)射,三名航天員奔赴“天宮”。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九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已走過 32 年的非凡歷程

在挺進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湖湘兒女的身影閃耀其中

湖南制造的大國重器立下大功

今天,我們一起來回顧

助力中國航天奮飛蒼穹的

湖南力量

(2021年12月25日,韶山市,探月工程月球樣品存儲韶山基地。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聰 攝)

【1】

提到 “湖南”和“載人航天”

或許你最先想到的是

“湖南飛天第一人”湯洪波

2021 6 17

神舟十二號發(fā)射升空

湘潭伢子湯洪波領命出征

與聶海勝、劉伯明一起

成為中國載人航天

進入空間站階段后的首批太空訪客

(2023年1月30日,“英雄航天員”湯洪波受邀在湘潭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3年第二次集體(擴大)學習報告會上作專題輔導報告。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2022 11 29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

來自常德漢壽縣的張陸

與費俊龍、鄧清明一同出征

在出色完成許多新任務的同時

張陸兩次在太空普及航天知識

圈粉 許多航天 愛好者

(2024年6月3日,張陸在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分享中國航天員大隊的故事。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辜鵬博 攝)

2023 5 30

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

搭乘神舟十六號 “出差”天宮

這是 3 種類別航天員構(gòu)成的全新乘組

本碩博均就讀于國防科大 朱楊柱

早已把 長沙 當做 第二故鄉(xiāng)

他是國防科大培養(yǎng)的首位航天員

也是中國空間站首位航天飛行工程師

(朱楊柱。圖源:新華社)

除了這些登上太空的航天員

還有許多從三湘四水走出的航天人

在幕后默默付出

他們 或許沒有站在聚光燈下

但也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在為中國航天事業(yè)

辛勤耕耘

(5月10日21時22分,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發(fā)射。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中國第一代航天專家張履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

副總設計師陳善廣、鄧一兵

神舟載人飛船與貨運飛船

產(chǎn)品保證負責人 陳同祥

嫦娥五號總設計師楊孟飛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云

還有為保障 “太空快遞”送達

堅守在 祖國最南端西沙衛(wèi)星觀測站

系統(tǒng)指揮員謝宏梁

觀測崗位操作手沙廣源

觀測站計劃部副部長湯余

......

他們的名字

同樣熠熠生輝

(2021年10月2日珠海航展展出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返回艙。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2】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

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從艙內(nèi)實驗到出艙活動

從單船飛行到空間站巡天

從白紙起步到奔月探火

中國航天事業(yè)進步的背后

是各項工程技術的不斷突破

是每一個部件的精益求精

而在這其中

亦有湖南的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示的最新一代載人航天火箭模型。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中南大學與湖南中創(chuàng)空天

承擔了我國大型運載火箭上

超大型鋁合金結(jié)構(gòu)件的研制任務

解決了國家重點型號材料 “卡脖子”問題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fā)射。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童迪 攝)

長沙湘計海盾

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

顯示和人機交互信息設備研制單位

實現(xiàn)了飛船液晶顯示設備國產(chǎn)化

結(jié)束了顯示設備依賴進口的歷史

(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神舟十號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飛船進入太空。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湖南航天環(huán)宇、湖南頂立科技

是我國航天器數(shù)傳天線

收發(fā) 信號饋源和熱工裝備的研制企業(yè)

華菱線纜、湘潭特種線纜、衡陽恒飛線纜

承擔了長征系列火箭點火線纜 特控線纜

和航天員 臍帶 線纜等研制任務

還有湘潭的江南工業(yè)集團

負責神舟系列載人飛船

航天座椅緩沖器的研制任務

讓航天員的 “回家之路”

更加安全

......

(4月15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張陸結(jié)束出艙任務返回問天實驗艙時揮手致意的畫面。新華社記者 郭中正 攝)

這些扎根湖湘大地

勇挑重擔的湖南制造

為國之重器的鑄就奉獻著力量

也讓 湖南 的航空航天產(chǎn)業(yè)

成為一塊金字招牌

(2010年5月29日,英雄問天神州揚威——熱烈歡迎楊利偉、聶海勝蒞臨湖南日報。圖為兩位英雄給小記者簽名。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3】

2003 10

“航天英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

在軌飛行 14

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2010 年的孟仲之夏

他和聶海勝來到長沙

出席 “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實物展”

受到三湘兒女的熱烈歡迎

也在許多孩子心中

播撒下了探索太空的種子

(楊利偉、聶海勝作客湖南日報,與報社編輯、記者交流,臨別為湖南日報題詞:“祝湖南人民幸福安康,祝湖南日報越辦越好”。據(jù)悉,此為航天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媒體做客。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2020 12 20

承載著中國載人航天精神的

神舟十號返回艙

運抵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2021 12 25

嫦娥五號備份存儲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作為全國唯一的月球樣品備份存儲基地

韶山 承擔起保存珍貴月球樣品的重要使命

從此

“可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

與載人航天的現(xiàn)實成果相互映襯

“紅色文化”與“航天成就”

相得益彰

(2020年12月25日上午,時任省委副書記烏蘭(左)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右一)、航天員代表張曉光(右二)共同為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揭幕。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無論是成為

“中國 載人航天飛行實物展 ”的首展地

還是 “神十”入湘

月壤存湘

都讓三湘大地的航天文化底蘊

更加厚重而輝煌

(12月25日上午,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游客爭相與返回艙合影。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人們總是對 “飛天”充滿夢想

“航天英雄”滿懷敬仰

因為這不僅是突破自我的挑戰(zhàn)

更映照著一個國家的自信自強

一代代的湖南航天人

賡續(xù)傳承  接力奮斗

用熱愛逐天際

以勇氣觀星河

(2021年12月25日,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觀眾在參觀展出的月球樣品。該樣品為嫦娥五號鏟取樣品,采自月球正面風暴洋東北部的天船基地,為一類新的月海玄武巖。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傅聰 攝)

昔日屈原以長詩《天問》

叩問蒼穹

如今我們乘坐 “神舟”

扶搖直上

中國人探索的腳步不會停止

未來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

邁向更遠的星辰大海

讓中華民族的航天夢

在浩瀚的宇宙中

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責編:唐雨琪

一審:冒蕞

二審:周文博

三審:朱定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