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 2024-12-02 15:04:52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磊 通訊員 易松
11月29日,清晨,岳陽市云溪區(qū)白泥湖國家濕地公園,清脆的鳥鳴聲此起彼伏。記者隔岸遠眺,只見一抹雪白浮于湖面;透過相機鏡頭,成百上千只小天鵝映入眼簾,時而梳理羽毛,時而扇動翅膀,舒展身姿,結伴暢游。
“這是今年首批到達白泥湖的小天鵝,比以往來得稍微晚些。”白泥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成君介紹,這批來自西伯利亞的“貴賓”飛行大約1.2萬公里,抵達白泥湖越冬。
這是小天鵝第九年“打卡”白泥湖。
濕地保護得好不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否有改善,候鳥用翅膀“投票”。
作為湖南省石化重鎮(zhèn),云溪區(qū)走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之路,關停工業(yè)園外小化工企業(yè),推進太平河治理、湖南石化云溪片區(qū)綠色化改造等一批環(huán)保項目建設,守護好一江碧水。
白泥湖村依湖而建,由新設、柳田、沙灣3個村合并而成。談起小天鵝,該村黨總支副書記郭宏偉打開了話匣子:“我就住在白泥湖邊,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被小天鵝的叫聲喚醒。它們一批批到來,繁衍生息,往往要持續(xù)整個冬季?!?/p>
2016年,長途跋涉的小天鵝發(fā)現(xiàn)并落戶白泥湖,未收割殆盡的稻谷、小魚小蝦以及濕地多樣化水生植物為它們提供豐盛的食物。
打造候鳥越冬的最佳棲息地,白泥湖村成立由年輕黨員、學生組成的20人志愿者隊伍,常態(tài)化開展長江禁捕、守護河湖宣傳活動。
“村里養(yǎng)蝦大戶思想轉變最明顯。”白泥湖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羅曉明告訴記者。從前,村民劉樂華承包400余畝龍蝦田,秋冬季正是蝦苗成長期,卻常常遭遇小天鵝“光顧”,為此他多次向村委會抱怨。
村里一手抓補貼爭取,一手抓入戶宣傳。如今,劉樂華從抱怨變成自豪:“那是我家龍蝦田,這些天來這里的小天鵝可不少咧?!?/p>
白泥湖濕地公園之外,還有更多驚喜——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白鷴,多次在清溪省級森林公園亮相;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娃娃魚,在云溪河上游露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花面貍,成功放歸山林……云溪山水之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畫卷緩緩鋪展。
責編:肖靜
一審:肖靜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湖南日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