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的湘大故事

劉建平     2024-12-09 11:53:18

文/劉建平

圖片由劉慶云提供,前排左二為劉慶云,左三為葉嘉瑩,后排左一為彭靖

課后葉嘉瑩與劉慶云、彭靖在一教學樓前留影。他們與研究生合影,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照片。葉嘉瑩、劉慶云、彭靖都是我國著名的詩詞大家、學術大咖,與研究生一起合影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雷宜遜同學十分敬佩葉教授的講課。
教授在湘大講學一周后,彭靖教授及研究生方大豐、袁方等陪同她到了風景明珠張家界,開展詩詞教學。他們一路吟詩作詩,給研究生很好的指導和人生的啟迪。
方大豐同學先期打前站,后來又陪同一起學習研究,聆聽了葉教授與彭教授的詩詞教學。他們對古代詩詞吟唱,音韻和諧,令人陶醉。
如李白的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他們采用的是吟唱的方式,給了研究生很好的示范。他們吟唱了很多詩詞,特別是在黃獅寨,給研究生開拓了視野,陶冶了情操,增長了見識。
方大豐回憶,他在美麗的金鞭溪發(fā)現(xiàn)了一株綠色的幽蘭,葉教授十分感動,這株幽蘭引發(fā)了她美好的想象。臨別之際,他還送給她一個精致的小禮物,讓她十分高興。
后來又是姜書閣教授的研究生青年教師送葉嘉瑩去到北京、天津,一路上深入交流,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這就是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圖片由劉慶云提供,左為劉慶云,中為葉嘉瑩,右為彭靖

葉嘉瑩后來還為湘潭大學主辦的《中國韻文學刊》寫稿,發(fā)表論文和詩詞,我們對此深表謝意,感謝王小芳編輯專門找到了葉教授的作品。《中國韻文學刊》2009年第4期,葉嘉瑩撰寫了《神龍見首不見尾——談<史記·伯夷列傳>的章法與詞之若隱若現(xiàn)的美感特質》一文,見解高遠。她在《中國韻文學刊》2012年第2期發(fā)表了詩詞《蝶戀花· 懷人》等,意境美好。附詩詞,以饗大家。

蝶戀花 · 懷人

葉嘉瑩

[序]一九七七年春,友人梅子既決志返回臺灣,適值溫哥華繁花如錦之季,因相約驅車外出,做竟日之游,且訂他年京華聚首之約。年歲易得,追思昔游,瞬經三載,天涯遙憶,賦此寄之。

記得當年花爛漫。長日驅車,直欲尋春遍。一自別來時序換,人間幾處滄桑變。又見東風牽柳線。聚首京華,此約何年踐。獨立花前心莫展,相思人在天涯遠。


臨江仙

葉嘉瑩

惆悵當年風雨,花時橫被摧殘。平生幽怨幾多般。從來天壤恨,不肯對人言。葉落漫隨流水,新詞寫付誰看。惟余鄉(xiāng)夢未全刪。故園千里隔,休戚總相關。

鵲踏枝

葉嘉瑩

愛向高樓凝望眼,海闊天遙,一片滄波遠。仿佛神山如可見,孤帆便擬追尋遍。明月多情來枕畔。九畹滋蘭,難忘芳菲愿。消息故園春意晚,花期日日心頭算。

摘自湘潭日報公眾號“湖湘源”

責編:羅嘉凌

一審:黃帝子

二審:蘇露鋒

三審:黃柏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