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鴨窠圍的夜》到《從鴉角洄到鴨窠圍》 ——“從文樂讀社”第一次線下活動側(cè)記

佘琴 向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09 15:48:42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通訊員 佘琴 向瑩)12月8號,沅陵縣從文廣場從文樂讀空間內(nèi),一場獨屬于沅陵人的文學(xué)交流盛會正在進行。從文樂讀社社員及眾多文學(xué)愛好者齊聚一堂,品讀沈從文先生作品《鴨窠圍的夜》和周萬水先生作品《從鴉角洄到鴨窠圍》。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沅陵沈從文研究會會長周萬水作為嘉賓出席,沅陵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謝生志,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戴小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張遠文、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朱彩輝參與此次活動。

“這個晚上,夜有些長,鴉角洄和鴨窠圍一起,掏走了我的睡眠,時間在沉默中流過,對岸的那點微弱的燈光,如我手中思考的煙頭”。在主持人覃王平低沉渾厚的朗誦聲中,活動拉開了帷幕。周萬水先生首先介紹了沈從文先生生平經(jīng)歷以及沈從文與沅陵的故事。隨后向大家分享了其作品《從鴉角洄到鴨窠圍》創(chuàng)作過程。周萬水先生從大湘西文化歷史背景和沈從文個人生活經(jīng)歷兩方面,以《邊城》及《鴨窠圍的夜》為例分析了沈從文作品的藝術(shù)與人文特征,闡述了沈從文作品田園風(fēng)格背后隱含的悲劇特質(zhì)。

隨后,從文樂讀社社長徐云林分享了自己閱讀《鴨窠圍的夜》和《從鴉角洄到鴨窠圍》兩部作品心得體會。他談到,《鴨窠圍的夜》中三次羊鳴是夜曲中揮之不去的音符,化成了全篇的象征,它象征著美之生命的消逝,甚至是宣告了沈從文湘西世界理想的破滅。如《從鴉角洄到鴨窠圍》中所說,鴨窠圍是真實的,但也像是虛擬的,在閱讀視覺下,鴨窠圍就像人們尋找的桃花源一樣,它到底在哪里并不那么重要。

接下來的自由交流環(huán)節(jié)中,參與者們踴躍發(fā)言,紛紛道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戴小雨談道:《從鴉角洄到鴨窠圍》最令我感動之處是那個遺棄在屋檐上的時鐘,一個作家的高明、精心之處往往就埋藏在不經(jīng)意之中。

張遠文表示:認識和理解沈從文先生需要用一生的時間。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在他的認知,他粹美背后的憂郁和悲涼,并執(zhí)著前行的過程中,用我們的腳步、我們的文字、我們的閱讀能夠向他表示一點敬意,這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也是對我們自身難得的好處。

朱彩輝提到:沈從文所有的文字,都在不動聲色地用悲憫的情懷,用他自己平和、溫柔的語言記敘了當(dāng)時那個社會惡劣的環(huán)境。比如那些抽煙的人,那些一去不回的水手。很多人讀的時候可能只感受到了文字的美,感到鴨窠圍好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但是現(xiàn)在來讀,特別對于我們在沅水流域生活的人來說,它是烏托邦式的,但也是很殘酷的。

沅陵縣樂樸樂讀公益中心理事張曉英說道:這次主題分享活動結(jié)束后,我要自己認真地讀沅陵土本作家書,我還要影響周圍的人來讀我們沅陵作家的書,把沅陵作家的創(chuàng)作成果向外傳播。

省作協(xié)會員潘逢燕講道:閱讀不是為了發(fā)個朋友圈證明自己愛讀書,而是要為了某一種很明確的目的去讀,慢慢積累最終讓自己接近在座老師們的水平。

活動尾聲,沅陵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謝生志為周萬水先生頒發(fā)了沅陵縣全民閱讀顧問聘書,周萬水先生為徐云林先生頒發(fā)了從文閱讀社社長聘書。

責(zé)編:瞿云

一審:鄧嘉利

二審:瞿云

三審:李周穎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