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4-12-21 08:58:31
沈德良
雖說離正式入主白宮還有一個月,特朗普與拜登原有對烏政策分道揚鑣已是大概率的事了。歐盟國家在這場地區(qū)危機中有沒有能力“接盤”,成了法、德、英等國火燒眉毛的抉擇。
12日,德國、法國、波蘭、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和烏克蘭的代表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簽署《柏林宣言》。在這份政治文件上簽字的與會國家承諾,倘若特朗普就職后啟動俄烏?;鹫勁?,它們會堅定支持烏克蘭并為其提供穩(wěn)固的安全擔保,“我們承諾給予烏克蘭鋼鐵般的安全擔保,包括長期且可靠地提供軍事援助和財政援助”。
換句大白話說,這幾個揣懷歐洲重新崛起“夢想”的國家,向特朗普政府傳遞出明晰無誤的信號——烏克蘭加入北約進程不可逆轉(zhuǎn),歐洲可以主導俄烏戰(zhàn)爭最終結(jié)局,不需要再看美國人的臉色行事。
俄烏雙方的絞殺,即將期滿三年。作為發(fā)生在歐洲家門口的高強度沖突,拜登政府無疑是這場沖突的“拱火者”,烏克蘭只是白宮把玩的一枚棋子。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相比美國提供的約600億美元軍事援助,歐盟及其成員國對烏各類援助總額高達約1200億歐元,約合1270億美元。一些歐盟國為了達到美國列出的軍援標準,甚至不得不抽調(diào)本國軍隊列裝的裝備提供給烏克蘭。所以,這場沖突是“肥了美國、慘了烏克蘭、苦了歐盟”。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俄烏沖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數(shù)。 “二十四小時內(nèi)實現(xiàn)俄烏雙方停火”的口號,是特朗普贏得大選勝利的“加分項”。一段時間來,特朗普團隊正加緊推演俄烏停火的各種預案。
在北約盟友眼里,特朗普是“夢魘”一般的存在。在前一任期里,特朗普曾就北約內(nèi)部軍費分攤比例發(fā)難,多次強硬施壓北約的歐洲盟國大幅增加軍費。他前不久又隔空喊話:如果各盟國國防開支達不到GDP3%的比例,不為烏克蘭這一“無底洞”支付該承擔的賬單,美國將“退出北約”。言下之意,倘若歐盟的北約成員國不出點血,美國就懶得和它們一起混,聽任這幫摳門的盟友去收拾這一爛攤子。
客觀上說,特朗普動輒“撂挑子”的招術(shù),于歐盟國家而言既是挑戰(zhàn),也不乏是亮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旗號的契機。就在《柏林宣言》簽署的數(shù)天之后,北約秘書長呂特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宣布,全面啟動并運行設在德國威斯巴登美軍基地內(nèi)的“北約烏克蘭安全援助與培訓計劃”(NSATU)指揮部,負責協(xié)調(diào)今后北約及其成員國所有對烏武器裝備供應和軍事訓練等事宜,以取代此前由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防務問題國際聯(lián)絡小組”。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歐盟還無法準確猜出特朗普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究竟是出于真心實意想促成沖突雙方止戰(zhàn),還是施展陰招將歐盟推向無休無止的“泥淖”?如果真的被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推向預設的“深坑”,歐盟有沒有能力支撐下去?
同樣,在對待俄烏沖突上,歐盟內(nèi)部各懷算計,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在未來單獨“挺烏”的路上,歐盟國家能不能痛下決心把美國撇在一邊,協(xié)調(diào)一致,以直接介入沖突的方式與俄羅斯過招?都不是大概率事件。
責編:曹茜茜
一審:曹茜茜
二審:易博文
三審:王禮生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