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 2025-01-06 08:25:09
文|姜滿珍
踏入萬壽宮(原為浦市江西客商會館)中,你常常會遇見一個團隊或一群辰河高腔戲迷,在那欣賞《金盆撈月》《天官賜福》《玉簪記》等傳奇經(jīng)典戲曲。大部分時間唱戲的不換服裝,也沒樂器伴奏,隨口清唱。遇到重大節(jié)日,才穿上演出服,濃妝艷抹一番,音響器樂一應俱全,那才叫人真過癮。在明清時的古建筑里,人們能夠欣賞到特色濃郁的辰河戲曲,恐怕難以尋覓到幾個這般雅致的地方了。
這也就是浦市讓人沉醉的魅力之一。浦市鎮(zhèn)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東南部,系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古鎮(zhèn),素有“小南京”之美譽。在當年,浦市古鎮(zhèn)因軍事而立,因商業(yè)而興。澄澈的沅水伴著浦市流傳了幾千年,河畔蘆花搖曳,鳥鳴啾啾。
這里曾有13省會館、3街45巷、6座戲樓、23座貨運碼頭、90多處作坊……水運的發(fā)達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生意人。大部分人積累了殷實的財富,大興土木,至今保存完好的院子,有吉家院子、張家院子、康家古院、李家書院(從文研究基地)等100多幢。閑時步入明清時建的院落你才會聯(lián)想到,古時富裕人家心目中的詩和遠方,是多么讓我們現(xiàn)代人羨慕至極。
大部分房子都屬于四合院式的,兩進兩層或兩進三層、三進三層的窨子屋。外面高墻環(huán)繞,里面木質房舍,雕梁畫棟。屋頂四圍成比例地向內中心低斜,形成了小方形天井,陽光燦爛,空氣清新,冬暖夏涼。
穿梭在窨子屋的樓上樓下,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什么叫“風水”二字。聽一位長者介紹,每一棟房舍下都有排水系統(tǒng),且一邊高一邊低便于雨水流淌,有的還在下面養(yǎng)烏龜,烏龜沿著人工挖成的管道四處爬行,起到了天然“疏通管道”的作用。站在廳中抬頭仰望,寓意“日進斗金”的天窗,陽光照射進來,防火防匪防盜作用極好。
瀘溪縣將眾多的古建筑充分利用起來,“修舊如舊,建新如故”。到青蓮世第茶書院,品千盞濃茶,欣賞萬荷園,聽辰河高腔,回味千年古鎮(zhèn)原始的韻味。在青蓮世第茶書院的隔壁院落成立了浦市版畫院,是湖南為數(shù)不多的縣級版畫協(xié)會,為版畫愛好者搭建了一個溫暖舒適的交流學習平臺。
踏入李家書院揮毫潑墨另有一番感受,兩進一廳,一座小型花園、花窗、水池極具特色?!耙婚T五縣令”就出自浦市的李氏祠堂,李氏家族為何如此興旺?原來他們都是靠勤奮讀書而博得功名的,“學而優(yōu)則仕”啊。李家書院的從文研究基地展示了沈先生對浦市、對瀘溪、對整個大湘西濃濃的鄉(xiāng)土之情以及他的文化影響力。
我特別喜歡浦市老宅新屋上的對聯(lián),一路穿行在浦市的大街小巷,遇到寓意獨特的春聯(lián)、楹聯(lián)我都會仔細研磨,拍下它們的“形象”保存下來。白鶴飛來萬戶壽,金雞喚醒五湖春,橫批:龍吟鶴舞。屋主人內心對財富的追求,對人生幸福的渴望躍然紙上。春色盈庭錦麗紅,山光入座畫屏開,橫批:滿堂芳華,從這副春聯(lián)不難發(fā)現(xiàn)屋主人希望在熱鬧喧囂的生活中,追求一所滿堂春色般的安身之處……
每年的六月六抬黑龍消災,保佑平安,每年五月五賽龍舟,這些喜慶吉祥的戶外大型活動都是浦市人向往的。浦市的打年糕也是傳統(tǒng)的技術活,淘米、磨粉、燒火、上蒸……雖累依然樂此不疲。
快離開浦市的那天一大早,幾個“廚娘”早早去集市采購土特產(chǎn),黑豬肉、自制臘腸、糍粑……我去集市購兩公斤玻璃辣椒、半公斤酸蘿卜條計60元,店主算成了32元,我笑她是不是還沒睡醒,我當然不能將錯就錯,微信掃過去,店主笑哈哈地連說謝謝!浦市人的純樸善良值得我們學習。
浦市很美很古很愜意,浦市,就像一杯米酒,初來乍到的我就被它釅釅的醇香所陶醉,樂不思蜀。這就是詩意浦市今天最好的寫照。
責編:劉濤
一審:周月桂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