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牛肉好還是吃豬肉好?沒想到一直都吃錯了

  科普中國   2025-01-06 09:36:21

愛吃肉的人,估計餐桌上都離不開豬肉和牛肉,很多人會有疑惑:“到底是吃豬肉好還是吃牛肉好呢?”

有些人覺得牛肉看起來更瘦,能量應該更低,應該也更補蛋白更補鐵,所以覺得應該是牛肉更好。

其實牛肉未必比豬肉更營養(yǎng),看你吃的是哪塊豬肉、哪塊牛肉,還得看你吃的是啥豬啥牛。我們根據(jù)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shù)據(jù),整理了推薦和不推薦吃的豬肉和牛肉,下面直接上榜單。

牛肉和豬肉紅榜

上榜的有 6 種牛肉,分別是牛肋條、牛后腿、牛后腱、牛前腿、牛前腱、牛里脊。 

上榜理由:

在牛肉里,從控能量、控脂肪和補鐵方面來看,都是佼佼者。 

上榜的豬肉只有 1 種,就是瘦豬肉。 

上榜理由:

1. 蛋白和鐵含量和上面提到的 6 種牛肉差不多 ;

2. 維生素 B1 含量是 6 種牛肉的 9~18 倍。雖然粗糧也富含維生素 B1,可是很少在家吃飯的白領卻很難做到主食粗細搭配。但是即使頓頓都外食,每天吃上 50 克豬瘦肉卻很輕松,這就能滿足成年女性每日維生素 B1 需求的 22.5%,所以跟牛肉比瘦豬肉富含維生素 B1,是它很大的一個營養(yǎng)優(yōu)勢。

3雖然能量、脂肪略高于 6 種牛肉,但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的畜肉不多,和禽肉加起來才每天 40~75 克。這 40~75 克里我們就算多分配一些給畜肉(比如分配給畜肉 50 克),算一算吃豬瘦肉或這 6 種牛肉,能量和脂肪的攝入差異也很小,以至于都沒必要計較這個差異。 比如拿豬瘦肉和能量最低的牛腱子比,吃 50 克豬瘦肉也就才多攝入 22.5 千卡的熱量。再比如拿豬肉和脂肪含量最低的牛里脊比,吃 50 克豬瘦肉也就才多攝入 2.65 克脂肪。

這里的瘦豬肉是多瘦的肉呢?是指脂肪含量在 5%~10% 以內的豬肉,就是看起來基本沒有肥肉的肉,像里脊肉就是,沒有概念的朋友可以參考著下圖來選。

牛肉和豬肉黑榜

具體是指牛肉里的牛胸肉、牛腩肉、牛肩肉、牛小排,豬肉里的小排、后肘、五花肉、后臀肉、肋條。

圖:牛肉分割部位圖

這 11 種肉的能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而且飽和脂肪含量高。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飽和脂肪酸攝入最好控制在總能量的 10% 以內。

 以成年輕體力勞動者女性(大多數(shù)白領)舉例,推薦的每天能量攝入為 1800 千卡,那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就要控制在 20 克以內。

 我們拿飽和脂肪酸含量還不算高的五花肉舉例。 

做紅燒肉一般都選肥肉薄、肥瘦分層清晰的軟五花,香噴噴的紅燒肉,很多人一次應該會吃下圖中四五塊。

圖:五花肉 25 克 (拇指厚,比普通麻將大一些)圖片拍攝:谷傳玲 

4 塊是 100 克,就能攝入 12 克飽和脂肪酸,要知道牛奶、雞蛋和其他食物中都含飽和脂肪酸。所以像這種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豬牛肉,真的要控量。 

最后特別提醒三點:

 1. 上面這 11 種肉中,很明顯牛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所以僅從這一點來說,也不能籠統(tǒng)地說牛肉比豬肉更健康。

 2. 除了表格中的牛肉,像涮火鍋的肥牛也盡量不選,肥肉看起來都那么明顯,能量和飽和脂肪酸自然也低不了。

 3豬肉在飽和脂肪酸含量方面,比牛肉要低一些,如果是飼料中添加了亞麻籽,還能增加人體必需脂肪酸 α-亞麻酸,降低飽和脂肪酸,這使得其在脂肪酸方面的優(yōu)勢更加凸顯。

 小結

不是牛肉就比豬肉更營養(yǎng),豬瘦肉在能量、脂肪和蛋白方面都不遜色于牛肉,而且比牛肉還更補維生素 B1,而牛肉里也有些肉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更得控制。

所以根據(jù)上面的紅黑榜選對肉很重要,但即使是紅榜上的豬牛肉,也別多吃,每天 50 克就挺好。

責編:伍芳芳

一審:黃帝子

二審:姚瑤

三審:黃維

來源:科普中國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