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1-13 15:43:18
“陳書記,陳書記……”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把陳小科從睡夢中驚醒,他打開燈,抬頭望了一眼掛在墻上的時鐘,凌晨1點29分。他急忙打開了門,看著站在門口的村支委李斌和羅果平,雖穿著雨衣,但還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頭發(fā)、臉上全是雨水。此時,陳小科看著外面下著的瓢潑大雨,頓感不妙?!摆s緊轉移居住靠近山體的群眾!”他們?nèi)搜杆龠_成一致意見,分頭挨家挨戶敲門提醒,疏散群眾,一直忙到天亮。2024年7月28日,受“格美”臺風影響,衡東縣洣水鎮(zhèn)南塘村受災嚴重,農(nóng)田被毀、依山而建的部分房屋受損嚴重、村里交通受阻、部分電力中斷……南塘村黨支部高度重視此次災情,及時轉移群眾,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利用自己的音樂特長指導村民在村委會前坪練習鑼鼓
南塘村目前有18個村民小組,在籍人口1861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40人,與白蓮鎮(zhèn)、新塘鎮(zhèn)接壤,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8公里,是全鎮(zhèn)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
因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等因素,缺少發(fā)展機遇和條件,在村集體經(jīng)濟、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短板和差距,2024年被確定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同年6月,經(jīng)組織推薦,衡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陳小科被衡陽市委組織部派駐該村擔任第一書記。
陳小科到任后,首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思想引領,深化理論學習。他堅持給村里的黨員講黨課,積極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凝心聚力,提升黨員的責任擔當意識。他深入了解本村資源優(yōu)勢,因地制宜,改善基礎設施,發(fā)展村集體經(jīng)濟。
南塘村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村,基本農(nóng)田2080余畝,林地近4500畝。根據(jù)南塘村實際情況,他和其他村支委一起制定發(fā)展強村計劃。通過整合本村現(xiàn)有的山林、田地資源,由村級集體經(jīng)濟組織流轉村民農(nóng)田發(fā)展水稻種植,整合閑置山林種植油茶、藥材。對村小二型水庫開發(fā)利用發(fā)展養(yǎng)魚產(chǎn)業(yè),從而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
給村里黨員上黨課
陳小科和村黨支部書記李進積極爭取資金和項目支持,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2024年8月,爭取資金10萬元在村主干道安裝太陽能路燈100盞,極大地改善村民晚上出行條件。發(fā)動村民在屋頂安裝光伏發(fā)電板,引進匯智(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衡東分公司簽訂光伏發(fā)電項目租賃合同,帶動村民增收。
陳小科注重深入走訪、密切聯(lián)系群眾,積極增進黨群關系。陳小科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把村里喜歡跳舞唱歌的村民聚集起來,每天晚上在村委會前坪唱歌、跳舞、打鑼鼓。為了改善條件,特地在村委會前坪加裝了兩盞大燈,每天晚上村委會前坪燈火通明,非常熱鬧,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娛樂文化生活。
和村干部一起查看修復被洪水沖垮的溪壩
陳小科通過拉家常、屋場懇談會等形式,在全村開展全覆蓋走訪,了解村情民意。在走訪的過程中聽取群眾對村支兩委工作的意見及建議,同時向群眾廣泛宣傳近期的一些國家政策。陳小科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特別是九組61歲的五保戶羅一明,幾乎每天都要來村委會和陳小科聊聊天,他說,“小陳年紀小,和我侄兒侄女年齡差不多,但是我和他溝通沒有代溝,我最喜歡和他聊天拉家常。他沒有干部的架子,愛辦實事,說話也實在,和我們走得近,我們村民都很喜歡他”。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陳小科經(jīng)常告誡自己,一定要走到群眾中去,傾聽“真”意見、了解“最”需求,把“忠誠、為民、務實、擔當”的黨員干部形象真正扎根進村民的心里,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駐村第一書記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這樣踐行著,還將繼續(xù)這樣走下去。(文/李 慧 戴嘉柔 圖/鄒淑婷 部分圖片由陳小科提供)
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熊佳斌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