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1-21 08:17:14
文|陳愛民
舊時春節(jié),從正月初一到元宵節(jié),贊土地是特有的鬧春形式,表演者手持小鑼、竹片走村串戶,邊敲邊唱,有韻有腔,很有意思,把節(jié)日氣氛烘托得熱熱鬧鬧。
贊土地的習(xí)俗歷史悠久,俗稱“贊好話”“打土地”“唱土地”等。贊土地是民間說唱藝術(shù),表演者是唱著說,四字、五字、六字、七字斷句,用竹板敲著鑼把握節(jié)奏,四句話形成一個唱腔,唱腔的模式一般不變。如果表演時間長一些,唱的內(nèi)容復(fù)雜曲折一些,唱腔就變成了幾種,甚至加了一些花鼓調(diào)和山歌調(diào),唱起來聲調(diào)抑揚頓挫,旋律流連往復(fù)。
贊土地的表演者,常常被叫做“游春”,這一叫法,使一項傳統(tǒng)習(xí)俗有了“雅”的意味,不過,再怎么抬高,贊土地是泥土里長出來的鄉(xiāng)間植物,不是芙蓉、牡丹,是喇叭花,甚至是狗尾巴草,它不富貴,卻裝點著山野款款悠悠的風(fēng)光。
一進主家的門,贊土地的就唱起來:“紅云一散紫云開,天宮差我下凡塵。家家戶戶好喜慶,新正元旦贊陽春?!边@是進門歌,足足把自己的身份神化提升了一下,為下面贊好話作了鋪墊。也有的進門歌直接祝福:“行經(jīng)此處把鑼敲,船到江邊把櫓搖。篙子一撐船就開,撐船金銀過海來?!睔鈩菡媸遣恍?,金銀用船載著,天大的福分!
贊土地,一般是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家才有人操習(xí)這門技藝,春節(jié)圖團圓,又有誰愿意離家,背上一個“討生活”的名頭呢?話又得說回來,要贊好土地,也不是許多人拿得起的,表演者必須記性好,有一定見識,還要會見菜下飯、量體裁衣。
一般講,到了一戶人家,唱了幾句進門歌,主人就會打發(fā)你東西,但碰上殷實人家,表演者大可放開喉嚨盡情“唱”,把主人家堂屋贊了,再贊廚房,再贊臥房,再贊谷倉,還可以把主人家的“人丁”一個個全贊一遍,只要你口才好,不停頓,贊得越久,收獲越多,人氣越旺。
表演者贊土地,見什么贊什么,一般有傳承,表演就是一種傳唱,內(nèi)容是廣泛的,尤其歷史文化知識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講,贊土地,既是講故事,也是作傳播。贊裁縫這般唱:“軒轅黃帝制衣裳,成衣剪裁本事強。熨斗烙鐵老君賜,王母娘娘釘木尺……”贊畫工這般唱:“昔日鄭虔與崔白,古今名畫都曉得。張僧繇畫壁間龍,點睛雷電而飛騰……”表白很流暢,叫人眉飛色舞。
贊土地也宣揚好的德性,比如贊茶:“積善人家生瑞草,知人待客無價寶?!币矎娬{(diào)實打?qū)嵉墓そ尘?,比如贊石匠:“麒麟獅像活的樣,做出仙牛望月亮。人物精奇肚內(nèi)藏,師傅實學(xué)有文章?!?/p>
當然,贊土地還要靠臨機應(yīng)變,做到隨口就來,不能卡殼,否則,灰頭土臉很不好看。一次,見到一位回鄉(xiāng)探親的老板要表演者贊抽煙,有點刁難的意思,那表演者愣了一下,立馬就唱了起來:“這位老板在吸煙,我把吸煙贊一篇。吞云吐霧像神仙,提神醒腦催思維。有害健康要知曉,努力克制莫貪飽……”既講了道理,還作了勸誡。結(jié)果呢,老板很高興,給了他10元錢。
也有些人看不起贊土地的,甚至個別人還鄙視他們,這是不可取的。這些“游春”者,他們?yōu)樾麓簬砹藷狒[和喜氣,用技藝換來收入,并不卑微。每天,他們起早貪黑,要走好幾十里路,有時要借宿在外,十分辛苦的。他們很和善,總是一副笑臉春風(fēng)。有時,有圍觀的小孩,他們就散發(fā)糖塊和紅薯片,或放幾個鞭炮逗一逗,小屁孩們悠著樂著,呼朋引伴,要屁顛屁顛跟隨著好久。
如今,農(nóng)村富足了,贊土地早已不流行,已成為鄉(xiāng)愁的一部分,真叫人有些想念。沒有了贊土地,總覺得年味少了點什么。
責(zé)編:蔡矜宜
一審:周月桂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