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文苑(169)|泉壩火龍賦

  新湖南客戶端   2025-01-24 09:55:59

| 周偉華

歲序更迭,華章日新。于華夏大地,年俗非遺,熠熠生輝。泉壩火龍,獨(dú)樹一幟,其韻悠長,其情滿腔。

明朝成化起,每至春節(jié),龍舞飛揚(yáng),此乃泉壩盛事,更是民俗華章。

火龍蜿蜒,氣勢(shì)恢弘。其軀由竹篾為骨,彩紙為裳,鱗片熠熠,龍須飄揚(yáng)。龍珠在前,引龍前行,龍身緊隨,或盤旋,或騰躍,似靈動(dòng)之蛟龍,戲于天地之上。舞者矯健,步伐靈動(dòng),配合默契,吶喊聲中,盡顯陽剛。

舞龍之時(sh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聲聲鑼鼓,敲出歲月的厚重;串串鞭炮,炸響新春的希望。火光映照下,火龍更顯威風(fēng),它穿梭于街巷,舞動(dòng)著祥瑞,傳遞著安康。

昔時(shí),村民舞龍,祈愿神靈護(hù)佑。求國泰民安,盼五谷豐登;望財(cái)源滾滾,愿身體康強(qiáng)。今時(shí),非遺之光,熠熠閃亮。泉壩火龍,成功申遺,文旅融合,煥發(fā)新芒。吸引八方游客,共賞民俗風(fēng)光,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蓬勃力量。

泉壩火龍,承載著先輩的智慧與期望,凝聚著今人的熱情與擔(dān)當(dāng)。它是年俗的瑰寶,是文化的脊梁。愿這年俗文化,在新時(shí)代繼續(xù)閃耀光芒。

(供圖: 李建新 王詠梅 李卒子)

責(zé)編:鄒娜妮

一審:鄒娜妮

二審:肖洋桂

三審:周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