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2025-02-13 11:01:22
澎湃評論員 東平
“機器人扭秧歌”登上春晚舞臺。
在DeepSeek之外,近期引發(fā)現象級關注的另一個黑科技產品大概非人形機器人莫屬。
蛇年春晚舞臺上,一群穿著花棉襖的機器人在現場扭起了秧歌:由張藝謀導演,宇樹機器人與新疆藝術學院的演員共同表演的舞蹈《秧Bot》,贏得了全國觀眾的喝彩,至今很多網友還在每天互發(fā)機器人扭秧歌的表情包。
昨晚的元宵節(jié)晚會,“扭秧歌的機器人”再次亮相,撒貝寧穿上花馬甲,和機器人挽手出場,還表演轉手絹,網友直呼:你可以永遠相信撒老師的整活。
不僅如此,春晚同款、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器人昨日正式在京東線上首發(fā)開售。宇樹官方旗艦店顯示,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的售價為9.9萬元,預計45天可交貨。Unitree H1人形機器人售價為65萬元,預計60天可交貨。
人形機器人,很快也要像“掃地機器人”“酒店智能服務機器人”那樣作為普通家用商品走入尋常百姓家了?
產品頁面顯示,G1人形機器人使用場景為娛樂陪伴,H1則主攻智能學習。雖然兩款產品很快下架,但宇樹科技市場部工作人員回應稱,“誰都可以購買使用。只是現階段人形機器人更加偏重二次開發(fā)階段,比如研發(fā)機器人大腦、行走運控、全身動作, 所以個人用戶購買我們也希望是‘極客’型的個人用戶。”
評論員相信,人形機器人的商用正處在大爆發(fā)前夜。在技術發(fā)展突飛猛進,智能家居、家電成為消費大趨勢的背景下,人形機器人成為普通家庭“一員”的這一天正在加速到來。
專家介紹,目前人形機器人正處于走出實驗室邁向產業(yè)化的階段,大規(guī)模落地首先將聚集于工業(yè)場景。不過據估計,未來3至5年,隨著產品性能的進一步完善和生產成本的大幅降低,人形機器人走入尋常百姓家很快就能成為現實。
就技術層面來說,目前人形機器人的技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去年在北京舉行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各種人形機器人就向現場觀眾展示了自己的絕活兒:顛鍋炒菜、跑步翻越、收疊衣物、彈琴泡茶……都已經不在話下。
在政策層面,國家對于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布局相當清晰。2023年11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印發(fā)《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發(fā)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體系初步建立、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顯著提升、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等發(fā)展目標。
在地方層面,北京、上海等地已發(fā)布相關產業(yè)支持政策,春節(jié)前夕,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在上海正式啟用;而近期被全民熱議的“杭州六小龍”中,就有兩家(宇樹科技、云深處科技)深耕機器人領域。
所以不妨現在就可以暢想一下:以后我們該讓人形機器人在家里干點啥好?除了干家務,讓Ta扭個春晚同款秧歌肯定是保留節(jié)目。
想想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人工智能》上映距今也才不過25年,而人類真的很快就有望迎來人形機器人這個特殊的“家庭成員”。人工智能,未來已來,“科技讓生活更美好”這句話從未像現在這樣讓我們切身可感,令人充滿遐想和期待。
責編:張德會
一審:寧靜
二審:彭彭
三審:張德會
來源:澎湃新聞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