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書房的故事⑤ | 姥爺?shù)摹皶俊?/div>

    2025-02-22 12:43:48


盛寧

從“草垛子”到“紅房子”,再到我的“第六空間站”,我生命中的書房,每一處空間的更迭都印刻在歲月里,關(guān)于知識與夢想的深深足跡,流淌著那段永難割舍的親情。

我的老家在江南的小鎮(zhèn)上,那里白墻黛瓦,阡陌縱橫。家族以耕讀傳家,秉持著勤勞、善良與堅韌的傳統(tǒng)美德。往昔,讀書識字對于大多數(shù)族人而言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情,擁有一間專門的書房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聽姥姥說,姥爺是當(dāng)時家族中的一個“異類”。他生于那個知識匱乏的年代,卻對書籍有著一種近乎癡迷的熱愛。盡管家境貧寒,常為生計奔波,但只要稍有閑暇,他便會想盡辦法尋來書籍,在昏暗的角落如饑似渴地閱讀。姥爺還自己動手打造了一間“書房”,說是書房,其實就是他用一些破舊的木材和稻草搭起來的一個“草垛子”。姥爺便是在這“草垛子”書房里,學(xué)會了算賬、寫對聯(lián),學(xué)會了寫很多東西。

在周圍人眼中,他的行為雖有些格格不入,卻也在無形中為家族埋下了一顆文化的種子。姥爺?shù)奈鍌€子女,不論男女都送到了學(xué)堂上學(xué),特別是三個女兒,后來都讀到了高中。姥爺也成了當(dāng)?shù)匦∮忻麣獾摹拔幕恕薄?/p>

到我快上小學(xué)的時候,姥爺家的“書房”變成了“紅房子”?!凹t房子”是我給它取的名字,因為那是一間全部用紅磚砌成的小屋子,單獨立在姥爺家院子的最邊上。姥爺說,那里冬暖夏涼,光線也好,最適合夏天納涼,冬天取暖?!凹t房子”里,其實書并不多,家具也只有一張竹床、一把木椅和幾個簡易的架子,架子上面放著的都是姥爺給東家西家寫的對聯(lián),墓志銘,還有結(jié)婚致辭之類的手稿。夏天,我便躺在竹床上,姥爺搬個大木椅坐著,搖著蒲扇,給我講古代書生們求學(xué)的故事,講漢字的故事,教我對對子。也是從那時候起,我便在心里對文字有了好感。

姥爺?shù)奈鍌€子女都成家以后,姥爺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彼時的我,已經(jīng)上初中,搬到了離姥爺家十多里遠的地方居住,很少有時間再去姥爺家,也更沒機會陪著姥爺乘涼,聽他講故事了。為了給舅舅家蓋新房子,姥爺?shù)摹凹t房子”也拆了。那時,姥爺便每個周末走路到我們家來,因為姥爺不會騎自行車,坐“中巴車”也暈得厲害,所以每次都是一大清早就出發(fā),走到我們家已是大中午了。于是,我的書房周末便成了姥爺?shù)摹伴喿x室”。我的書房是在姥爺?shù)慕ㄗh下,父親幫我設(shè)計的,雖然簡小,但卻是我的“獨立空間”,我給它取名“第六空間站”。家里一共有五間主房,我這個獨特的書房便是“第六”了。

姥爺時常戴著老花鏡,坐在書房里那張大木椅上,一頁頁翻看著我用過的課本和課外讀物。他那滿是皺紋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書頁,像是在觸碰世間最珍貴的寶物。遇到不懂的地方,他會停下,用鉛筆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做個記號,那認真的模樣就像一個虛心的小學(xué)生。

姥爺總是和媽媽說:“寧伢子很聰明呢,一定要讓她多讀點書啊,女孩兒也可以考狀元的呢,等她考上大學(xué)了,我要包個大紅包給她,多買點好書給她讀?!?/p>

1999年的初秋,我考上了湘潭大學(xué),姥爺卻在我開學(xué)報到的那一天摔傷了,頭部受傷嚴(yán)重。母親怕影響我開學(xué)軍訓(xùn),一直沒有告訴我,直到我軍訓(xùn)完回家,才被告知姥爺去世了。母親將一摞厚厚的文學(xué)名著交給我,說是姥爺去城里的新華書店給我買的,要等我大學(xué)放假回來讀給他聽……

如今,我在城里成了家,在我不大的房子里,也有一個屬于我和孩子共享的“第六空間站”。里面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是名副其實的“書房”了。書房里擺的都是現(xiàn)代化的書桌和書柜,女兒坐的是她精心挑選的品牌電腦椅,而我最喜愛的還是那張姥爺最愛坐的大木椅。

閑暇時,我也常會坐在這張木椅上,和孩子一起,給她講講書中的奇妙世界,講講古代書生的求學(xué)故事,講講姥爺教我對對子的故事,講講文化傳承的故事……


責(zé)編:黃煌

一審:周月桂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