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輝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06 13:11:55
文|賀輝才
在華夏浩瀚的書法星空中,有兩顆耀眼的星辰,從湖湘大地的深厚文化土壤中升起,以其獨特光芒照亮了千年書壇。他們,便是歐陽詢與懷素。
我非常崇敬歐陽詢與懷素兩位書法巨人。
來長沙幾年了,總想去歐陽詢故里拜謁,一直沒有成行。這兩天春風(fēng)和煦,氣候宜人。我與家人乘車來到了歐陽詢故里。
歐陽詢故里位于長沙市望城區(qū)書堂山。書堂山,泉壑幽邃,瑞靄縈回,古樹參天,是個風(fēng)景秀麗的好地方。歐陽詢紀(jì)念館、歐陽閣、歐陽詢祖居、洗筆泉、歐陽詢衣冠冢皆坐落在書堂山半腰及山頂。
我們在歐陽詢紀(jì)念館了解到:
晉之永寧年間,歐陽世族遷居書堂山,歷南齊、梁、陳至今有一千七百余年,其間甲第連云,冠蓋如織,門庭顯赫,人文鼎盛,代有英賢。尤其唐代為高光時期。 祖父歐陽頠,南朝梁、陳時期的將領(lǐng)。父親歐陽紇,歐陽頠之子。在陳朝官至廣州刺史。歐陽詢有多個兒子,其中歐陽通最為知名。歐陽通自幼受父親書法熏陶,勤奮學(xué)習(xí)書法,得其真?zhèn)?,書法風(fēng)格與歐陽詢相近,世稱“小歐”。書堂山就是歐陽詢父子研習(xí)書法的地方,洗筆泉邊曾留下他們的身影。
踏入歐陽詢祖居,仿佛踏入時光回廊,湘地的古樸氣息撲面而來。每一方磚石,都承載著歲月記憶;每一縷微風(fēng),似乎都裹挾著翰墨余韻。端詳故居中陳列的碑帖拓本,“歐體”書法的魅力展露無遺。歐陽閣前矗立著《九成宮》石碑,其筆畫果敢,如刀刻斧鑿,似高山墜石,沉穩(wěn)有力。一筆一畫間,嚴(yán)謹(jǐn)法度中蘊含靈動變化,恰似湘地山水,既有峰巒的剛硬,又有溪流的婉轉(zhuǎn)。歐陽詢在這湘地故居,于寂靜中揣摩筆法,融合南北書風(fēng)精髓,終使“歐體”成為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影響深遠。
在返回的途中,由歐陽詢聯(lián)想到懷素。
同樣誕生于湘地,懷素以狂草獨步書壇,歐陽詢則以歐體名世,皆是后世仰望的兩顆耀眼的巨星。
懷素出生于唐代永州零陵(今湖南永州),后移居長沙。他是錢起的侄子,俗姓錢,字藏真,十歲時便出家為僧,法號懷素。懷素早年在湘地古寺中,以蕉葉為紙,用湘水研墨,日夜苦練。為了提升自己的書法技藝,懷素踏上了萬里征途,向張旭的弟子鄔彤學(xué)習(xí),從中汲取了張芝、張旭草書和王獻之書法的精髓。他還曾走訪名家,與顏真卿交流筆法,并拜顏真卿為師。顏真卿的“十二筆意”對懷素影響深遠,使其書法技藝大進。 懷素晚年寓居四川成都寶園寺,繼續(xù)潛心書法創(chuàng)作。他因風(fēng)痹病而圓寂,享年六十三歲。
歐陽詢與懷素,兩位唐代書法界的璀璨明星,雖生于同一時代,同為湖湘精英,卻在書法的瀚海中各自揚帆,綻放出異彩紛呈的光芒。他們?nèi)缤瑫ㄓ钪嬷械碾p子星,既有著書法藝術(shù)的共通之處,又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特色,共同織就了唐代書法的輝煌篇章。
歐陽詢,楷書大家,其書嚴(yán)謹(jǐn)工整,法度森嚴(yán),如同一位老成持重的學(xué)者,字字珠璣,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嚴(yán)謹(jǐn)?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代表作 《九成宮醴泉銘》《虞恭公碑》《化度寺碑》。而懷素,則以草書見長,筆走龍蛇,奔放不羈,宛如一位自由靈魂的樂者,以筆墨為弦,奏響生命的狂想曲。如同狂風(fēng)中的舞者,自由而不羈,奔放而熱烈。他的筆觸,時而輕盈如羽,時而重若千鈞,每一筆都充滿了生命的律動和情感的宣泄。代表作《自敘帖》《小字千字文》等。盡管書體迥異,但兩人都深諳書法之道,既傳承古人之法,又勇于創(chuàng)新,將個人情感與書法技藝完美融合,展現(xiàn)出書法藝術(shù)的無限魅力。
歐陽詢與懷素,雖風(fēng)格截然不同,但對書法的熱愛與執(zhí)著,如同湘地的山脈,堅定不移。他們從湘地出發(fā),以筆為劍,以墨為刃,在書法的江湖中闖出一片天地。他們的作品,承載著湘地的靈秀與厚重,成為湖湘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瑰寶,激勵著無數(shù)后人在書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讓湘墨的芬芳,在歲月長河中永遠飄蕩。
責(zé)編:劉濤
一審:劉濤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