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謝慧: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獨(dú)屬于自己的敘事方式——讀王愛作品集《人間鹽?!酚懈?/div>

  湖南文聯(lián)   2025-03-06 11:17:21

圖片

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種獨(dú)屬于自己的敘事方式 ——讀王愛作品集《人間鹽粒》有感

文|謝慧

文字,為懂你的讀者而書寫,這是我所信奉的。在冷酷理性的鋼鐵城市里所失去的人文溫情和惺惺相惜,總能從另一個生活空間的切入口找到可以靈魂對話的人吧。

這個初春,我讀到了同為湘西女性作家——王愛的《人間鹽粒》,書籍的封面設(shè)計一下子勾住了我的心,清冷、神秘、空靈的藍(lán)色讓人瞬間安靜下來,也想走進(jìn)畫面,站在這位女子的身旁,和她一起感知眼前屬于湘西古道溪的山水以及人和事。

再讀序言,王愛說,“在這個小村寨,人是沒法遠(yuǎn)望的。無法望見自己的來處,也無法望見自己的去處。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出去,看見的只能是山。”語境中透露出些許現(xiàn)實生存環(huán)境的逼仄、狹小,但后面的語言立即又為讀者帶來了希望?!拔业浆F(xiàn)在為止,再沒有聽過比它更好聽的村名。富有書卷氣,美得與眾不同。我一直說,我幸好出生在這個地方?!笨稍?013年6月的一個晚上,王愛那個出生成長的地方在一場無名大火中燒得精光,一夜之間,她失去了充滿溫暖和愛的家園,失去了“二十多本日記、十多萬字的小說手稿,以及無數(shù)的照片和信件。”無情的意外看起來摧毀了一切。后來的車禍又讓她再受重創(chuàng),徹底墜入苦難的深淵。這樣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劇似乎真的只能在話劇或者電影里讀到吧。而王愛,就以自己這樣在命運(yùn)中撞擊得血肉模糊的模樣來和讀者在序言里見面了。這種撕心裂肺的痛感,是完完全全能抓住讀者的心了。但我懂得,作者不是有意要以弱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只是把讀者作為自己最親密的可以傾訴苦難的知音了。這或許也是王愛作為一個作家,為寫作奉獻(xiàn)了一份神圣的虔誠之情吧。

幸運(yùn)的是,她曾經(jīng)長在生命中的苦難里,因為讀書,因為寫作,卻又清醒自知,果敢堅韌,默默地在一片廢墟中頑強(qiáng)地開出一朵花來,然后結(jié)果,孕育出了《人間鹽粒》。她甚至可以把最極致的艷麗和浪漫給予了自己的寫作,給予了古道溪的讀書人,“他不是去商量農(nóng)事,而是聽聞此間主人珍藏有一本好書。在蒼山云海之中,烈日枯焦之下,這是借書的人?!?/span>

這就是我對王愛以及她的文字的初次印象。

讀完序言,再仔細(xì)閱讀《人間鹽粒》的一至四輯。她的文字功底是很深厚的,而且具有不動聲色的沉穩(wěn)、冷峻,我想,在苦難中浸泡過的人都會是一個深刻的人。其中,第四輯里的《良夜寂靜》是我個人比較偏愛的一篇。因為我之前讀莎士比亞的戲劇比較多,偏愛這種設(shè)計了無數(shù)個沖突矛盾點的關(guān)于人物和事件的敘述方式,且是一個具有悲劇色彩的故事。或許對于王愛來說,她也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敘述。這也是她的風(fēng)格形成之歷程。在此篇文章中這位神秘且充滿了巫蠱之氣的白七先生書寫筆墨不多,但他就是一個詭異、懸疑且荒誕的戲劇故事的引子,從頭至尾,他是小山、婆婆、羅氏和小男等人物的治愈師、聆聽者,也扮演著虛假的“救世主”角色,可他自己在走夜路的時候,“總覺得身后有東西跟隨,心里明白出了事,吐下唾沫,靠咒罵不息才得以平安歸來”。其實可見他也只是蕓蕓眾生里小人物群像里的一員,本性膽小、怯懦,卻故作強(qiáng)大。而可憐的羅氏把白七先生還當(dāng)成了一名信使,認(rèn)為他“長期以來連接著陰陽之間的界限,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另外,婆婆和小山的悲劇,亦是不相信科學(xué)的力量,小山明明是患了疾病,可婆婆寧愿相信是有一只鬼住進(jìn)了小山的身體里。

在王愛的筆下,白七先生是一個生活在黑夜中,是這個世界上見過最多古怪的人。但聽多了、見多了跟自己不相干的秘密并不是好事,所以,最后,白七先生留下了遺言:“有的夜路你不得不走,即使你知道有什么在前面等你,你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走下去。”從這里可見王愛對白七先生這個人物的書寫是有些偏愛或者說是賦予了他亦正亦邪的特質(zhì),還有些許哲學(xué)意味吧。甚至還給他保留了最后的體面。“白七先生開始挑選木材,精心設(shè)計尺寸,壽木剛打造好,坐在椅子上大叫一聲,突然斷掉氣息?!睆奈易鳛樽骷液妥x者的角度來理解王愛,她應(yīng)該是想在直視人性的弱點和優(yōu)點這件事情上,盡到自己的本分?;蛘呤钦f保留一個優(yōu)秀作家的悲憫之心吧。

人類需要光明,因為可以照耀未來的前程,可以溫暖平淡如水、跌宕起伏的日子。人類需要黑暗,因為可以襯托出光明的價值,而且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啊,都需要在黑暗中安穩(wěn)、深沉地睡去啊。正如美與丑可以并存,還可以富有藝術(shù)氣息,比如,小說《巴黎圣母院》里丑陋的敲鐘人與美麗的吉普賽姑娘之間的關(guān)系敘述,亦是強(qiáng)烈的美與丑的撞擊——敲鐘人雖然外貌丑陋,但是有一顆高貴的靈魂;年輕英俊的衛(wèi)隊長道貌岸然卻有一顆丑陋的心。

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和味蕾舌尖處,是更鐘情于火辣、豐富的古丈鐵板燒、猛洞河鐵板燒的,還有吉首的豬腳粉,但從健康養(yǎng)生的角度,我只能盡可能地多選擇少油少鹽的清淡營養(yǎng)的食物。那王愛的文字,這樣細(xì)細(xì)讀來,似乎也和我的生活隔得很近。她的文字,始終充斥著、包裹著一種揮之不去的矛盾感,有種糅雜著湘西味道且充滿人間煙火氣的樸實美感,也有一種超脫于平庸生活的靈動浪漫的藝術(shù)氣息。相信不管是喜重口味的讀者還是喜歡素淡口味的讀者,這本《人間鹽?!防锏柠}粒,始終不能拒絕。

如果說寫作需要天賦的話,那我個人認(rèn)為王愛是一個有寫作天賦的女作家。從讀者的角度,她的《人間鹽?!敷w現(xiàn)出了一種靈動、輕熟型的風(fēng)格。我相信,在未來和文字相伴的日子里,王愛會從個人的小敘事里走進(jìn)更為廣闊的藝術(shù)天地。因為,人生需要酸甜苦辣咸,也需要?dú)v盡滄桑之后的那種返璞歸真的靜簡和淡泊。但不可置疑,她已經(jīng)用《人間鹽?!穭?chuàng)造出了獨(dú)屬于自己的一種敘事方式。

責(zé)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張馬良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文聯(lián)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