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景 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2025-03-11 16:09:50
桂東縣芙蓉學校25班 郭晨景
在桂東縣貝溪村的大山深處,有一位令人欽佩的爺爺,他便是郭有春爺爺。
爺爺生于農(nóng)家,卻懷揣著對藝術的熾熱渴求,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自學繪畫長達 55 年之久,每日苦練技藝,最終成為了遠近聞名的 “農(nóng)民畫家”。
踏入爺爺?shù)募议T,一間不足 10 平方米的小屋映入眼簾,屋內掛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書畫作品。瞧,那一幅幅花鳥圖栩栩如生,仿佛鳥兒即將展翅高飛,花兒正吐露芬芳;牡丹圖更是姹紫嫣紅,嬌艷欲滴,盡顯雍容華貴;還有那如詩如畫的山水圖,宛如將世間的秀麗山川都濃縮于這一方畫卷之中。這些作品無不散發(fā)著自然、樸實的美感,令人賞心悅目,而它們皆出自爺爺之手。
青年時期的爺爺,家境貧寒,生活困苦,整日為溫飽奔波操勞。即便如此,藝術的魅力依舊深深吸引著他,一顆創(chuàng)作的種子在他心中悄然萌發(fā)。
于是,在完成繁重的農(nóng)活之后,爺爺便會抓住為數(shù)不多的閑暇時光,悉心鉆研繪畫技藝。他從速寫、素描以及工筆重彩入手,自學花鳥、人物、走獸和山水等諸多題材,尤其專注于花鳥技法的研習,兼工帶寫,游刃有余。無論是書籍上、日歷中的山水風景,還是古今中外的各類畫作,皆成為了爺爺臨摹學習的寶貴素材。
爺爺究竟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這些佳作的呢?原來,他是通過臨摹掌握了繪畫技法,進而在腦海中展開無盡的想象,隨心所繪,揮灑自如。同時,他還積極向當代人借鑒經(jīng)驗,汲取有益的創(chuàng)作方法。此外,爺爺更是善于向大自然學習,時常外出觀賞游覽,將沿途的秀麗風景銘記于心,歸來后憑借記憶將山水之美呈現(xiàn)在畫卷之上。
就這樣,家鄉(xiāng)常見的竹林、田野、桃林,以及隨處可見的家禽家畜,皆成為了爺爺繪畫的素材源泉。在家人的支持下,忙完農(nóng)活的爺爺?shù)靡员M情地沉浸于書畫創(chuàng)作之中,仿佛置身于藝術的殿堂,在其中尋覓到了無盡的快樂與希望。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jīng)數(shù)十載的磨礪,爺爺終獲斐然成就。他的國畫作品清新、樸實、自然且優(yōu)美,風格鮮明獨特,散發(fā)著迷人的山野氣息與泥土芬芳,讓藝術在這片家鄉(xiāng)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
“有志者事竟成”,爺爺?shù)墓适律钌罴钪?,我愿以爺爺為榜樣,無論面對何種困難,都能堅持不懈,向著夢想前行。
(指導老師:李馨)
責編:陳建
一審:陳建
二審:李云建
三審:姚瑤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