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湘韻丨水運憲:江湖說辣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17 08:52:57

  

  文丨水運憲

  早些年,我的一位大學同窗在江西當過好幾屆文聯(lián)主席。此公性情豪爽,有一次專程來湖南,在長沙聊發(fā)少年狂,忘情喝了三天大酒。返程那天我親自開車送他回南昌,一路神侃,忘乎路之遠近。實在意猶未盡,他竟然把我也強留了三天。自然又是杯深酒滿、歌舞開懷,無束無礙。臨別時忽然覺悟,此公在江西,我在湖南,一江一湖來去往復,這不就是走江湖嗎?頓覺十分有趣。

  其實湖南緊鄰江西,性相近,習也相差不遠。兩省接壤的萍鄉(xiāng)、醴陵、瀏陽地區(qū),語言頗為獨特,唯有本地百姓知道相互的方言多有差別,在外地人聽來,完全同腔同調。反正聽不懂,就覺得那是一個地方的口音。至少地理環(huán)境無甚差別,氣候條件大致一樣,兩地飲食起居種種習俗基本相同,尤其是嗜辣如命。有一種貌似科學的解釋,說那是因為濕氣過重,外傷關節(jié)內侵脾胃,只好借助劇辣發(fā)汗驅寒。湘贛交界的萍、醴、瀏地區(qū)山高水冷,全年四季每天離不開辣椒,已然形成了千百年來的民間習俗。

  想來也有些道理,國內其他高寒地區(qū)都偏好吃辣椒。比如四川,比如重慶,尤其貴州山區(qū),吃辣也十分了得。東北那邊雖然干冷卻不潮濕,所以他們并不流行吃辣。東南沿海地區(qū)更能佐證這一點,海洋性氣候除了臺風,一般都陽光和煦,溫文爾雅。江浙一帶的朋友們無不心境甜美,因而喜吃甜食,就連說話都吳儂軟語,自然是享受不了辣椒那種粗暴的東西了。

  而湖南人民差不多都癡迷于那一口辣椒。有位北方女作家問長沙市文聯(lián)主席,你們當?shù)厝说降锥嗄艹岳?回答說,長沙人炒辣椒都要放辣椒。

辣椒紅了。通訊員 攝

  有一年我打算去湘西采集寫作素材,當?shù)匚穆?lián)主席在電話里劈頭就問,能吃辣椒不?吃得辣你就過來,吃不得,趁早打道回府。問他什么原因,他說你不是要寫剿匪題材嗎?你曉得當年的土匪怎么說的?要吃辣子不怕辣,要當土匪不怕殺。你要怕辣,人家見都不想見你。

  去到那里才知道,文聯(lián)主席此言不虛。武陵山和雪峰山兩大山脈橫貫于當?shù)?,湘、鄂、川、黔四省邊境線在那片區(qū)域犬牙交錯,地理條件使然,自古就屬于四不管地區(qū)。元末明初便流寇橫行,匪患綿延數(shù)百年,史書是有記載的。當然,這與辣椒原本無甚相干,奈何那邊的朋友性子剛烈,脾氣暴躁者眾多,他們又偏偏特別能吃辣椒,于是“不怕辣”和“不怕殺”就合轍押韻了。

  那次我在湘西八個縣前后采訪了七個多月,起先還勉強能忍受,越往后越難以堅持。除了文聯(lián)的朋友陪伴,當?shù)剀姺謪^(qū)還指派了一名宣傳科長協(xié)助,這幾位軍民天性嗜辣。明明做了好幾碗菜,偏偏又要在火爐上架起一口大鐵鍋,把桌子上四五碗做好的菜一股腦倒進去,加一瓢水,再抓上幾把干辣椒扔進去,呼呼啦啦一通亂燉。日復一日圍爐品辣,于我來說那是絕對接受不了的。

  州文聯(lián)主席年近六十,土生土長,小時候讀過私塾,是位老知識分子,對于吃辣的看法似乎比較客觀,他說,不吃辣的人嘛有修養(yǎng),少吃辣的人呢有涵養(yǎng),經(jīng)常吃辣的人那叫懂療養(yǎng)。當然啰,拼命吃辣的人又顯得沒教養(yǎng)。怕只怕能吃辣的人,后來又吃不得辣,那就只剩下用輪椅送到老年公寓去頤養(yǎng)了。

阿婆與辣椒。通訊員 攝

  江西朋友吃辣椒也是神勇無比。我那位同窗學友特喜歡吃腐乳,他那腐乳是自己親手做的,每年都要送兩壇給我。那東西我也很愛吃,可就是吃不了他做的那種??陀^地說,他那腐乳絕對美味,外表紅艷內里白嫩,初嘗一口,簡直鮮得無法形容,緊接著便辣得人額頭冒冷汗。

  前不久與幾位來自南北各地的作家朋友特意去萍鄉(xiāng)領略了一次“江西之辣”,行走下來眼界大開。都知道那邊的人能吃辣,沒料想生產(chǎn)和加工辣椒在那里已經(jīng)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那天去到一個叫上栗的縣,鄉(xiāng)村公路旁邊接連出現(xiàn)了幾座非?,F(xiàn)代化的展示場館。里面的布局和擺設令人眼睛一亮,尤其那些獨具地方特色的各類農(nóng)副產(chǎn)品,還真不是一般連鎖店尋得見的。

  大廳正中間布置了很大一個展示臺,上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辣椒加工產(chǎn)品,當即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一種用小玻璃罐包裝的辣味蘿卜干,外包裝分為多種顏色,標明了辣味的強烈程度。有微辣款、中辣款、重辣款,特別醒目的還有一種爆辣款?!氨薄眱蓚€字當即令眾人咋舌,紛紛上前圍觀。

  展廳服務員是個小姑娘,見大家很有興趣,便取過一只爆辣款的玻璃罐,當眾擰開蓋子,微笑著請大家品嘗,嚇得作家們連連退后,唯恐避之不及。

  能吃辣不能吃辣,不能以地域區(qū)分。以喜好吃辣聞名的地區(qū),不能吃辣者大有人在。即便喜好清淡甚至偏愛甜食的上海、蘇杭一帶,能吃辣乃至喜好爆辣者也不在少數(shù)。

  普天之下,山區(qū)老鄉(xiāng)喜歡吃辣,平原老鄉(xiāng)很多人照樣喜歡,海邊人氏應該也有此類高手。據(jù)我所知,海南島五指山一帶出產(chǎn)一種指尖大小的辣椒,號稱“黃燈籠”,別名“小米椒”,外表晶瑩剔透,辣得極其兇猛。

  話說回來,我以為無論從廣義或者狹義方面來衡量,江西、湖南吃辣還是獨占鰲頭。江湖地位難以動搖。


  既然全國各地都有如此眾多喜好食辣的消費人群,萍鄉(xiāng)這一帶的鄉(xiāng)親因勢利導,就地取材,積極開發(fā)特色辣椒產(chǎn)業(yè),的確不失為一種生存之道,更是一條別開蹊徑的致富之路。

責編:廖慧文

一審:周月桂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