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17 15:09:30
近年來,“代理退?!薄按砭S權(quán)”“減免債務”等非法中介活動頻發(fā),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quán)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這些非法中介以“專業(yè)維權(quán)”“全額退?!薄盁o條件減免債務”等噱頭吸引消費者,實則背后隱藏著重重陷阱。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下稱“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警惕,防范非法中介陷阱。
一、“代理退?!?/span>——披著維權(quán)外衣的斂財陷阱
“代理退?!笔欠欠ㄖ薪樽畛R姷奶茁分弧2环ǚ肿右浴叭~退?!薄按硗吮J掷m(xù)費”等名義,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辦保險退保事宜,主要手段包括:
1. 虛假承諾。不法分子謊稱可以“全額退保”或“拿回更多錢”,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手續(xù)費。
2. 偽造材料。不法分子通過偽造證據(jù)、惡意投訴等方式,損害消費者信用記錄。
3. 收取高額費用。在成功代理退保后,不法分子收取遠高于市場標準的服務費。
二、“代理維權(quán)”——以維權(quán)之名行詐騙之實
“代理維權(quán)”是非法中介的另一套路,他們以“幫助消費者維權(quán)”“解決債務問題”等名義進行“維權(quán)”,實則通過以下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
1. 煽動情緒。不法分子利用消費者對金融機構(gòu)的不滿,夸大問題嚴重性,煽動消費者采取過激行為。
2. 收取高額服務費。在所謂的“維權(quán)”過程中,不法分子收取遠超合理范圍的費用。
三、“減免債務”——虛假承諾背后的法律風險
非法中介以“減免債務”“無條件解除債務”等承諾吸引消費者,實則通過以下方式侵害消費者權(quán)益:
1. 高額前期費用。不法分子要求消費者支付大額“服務費”“咨詢費”,但實際并未提供任何實質(zhì)性服務。
2. 偽造協(xié)議。不法分子通過偽造債務減免協(xié)議,騙取消費者信任。
3. 轉(zhuǎn)移資金。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將資金轉(zhuǎn)入其賬戶,隨后拉黑消費者,卷款跑路。
以上行為不僅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可能使消費者面臨法律風險,陷入更大的困境。在此,民生信用卡中心溫馨提示您:
1. 增強風險意識。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對“全額退?!薄盁o條件減免債務”等承諾保持警惕,不輕信陌生來電和網(wǎng)絡信息。
2. 通過正規(guī)渠道解決問題。遇到問題應通過金融機構(gòu)或監(jiān)管部門的正規(guī)渠道反映和解決,切勿委托不明身份的中介代辦。
3. 保護個人信息。不輕易向他人透露身份證號、銀行賬戶等重要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4. 學習金融知識。通過正規(guī)渠道學習金融知識,提高識別非法中介的能力。
責編:楊柳彬
一審:楊柳彬
二審:王珊
三審:熊佳斌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