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長沙市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政策解讀

肖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24 12:37:49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肖霄

3月24日,長沙市發(fā)布2025年長沙市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措施,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長沙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哪些調整和優(yōu)化

長沙最新出臺的《實施辦法》相較往年,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了調整和優(yōu)化。

點擊鏈接

高中招生錄取的計分科目和綜合總分有哪些變化?

2025年,高中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和綜合總分保持不變,綜合總分為700分,其中語文120分、數(shù)學120分、英語100分(含聽力20分)、道德與法治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60分)、歷史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60分)、物理7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70分)、化學5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50分)、生物學4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40分)、地理4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40分)、體育與健康40分。

2026年起,高中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和綜合總分調整為:綜合總分為630分,其中語文120分、數(shù)學120分、英語100分(含聽力20分)、道德與法治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60分)、歷史6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60分)、物理7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70分)、化學50分(卷面分100分,折合為50分)、體育與健康50分。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規(guī)則有哪些變化?

2025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規(guī)則保持不變,根據學生填報志愿及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結合學生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擇優(yōu)錄取。具體錄取規(guī)則為:1.初中綜合素質評價等第入圍。2.比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成績。3.綜合成績相同時,再比較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結果。

新出臺的《實施辦法》,在原有錄取規(guī)則的基礎上,增加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三科總成績排序,適當提高區(qū)分度。自2026年起,高中階段學校錄取時,按照以下規(guī)則依次擇優(yōu):1.生物學、地理和綜合素質評價等第入圍。2.比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成績。3.比較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三科總成績。

生物學、地理調整為考查科目,不計入中考總分,勢必錄取總分將減少,是否會增加考試難度來提高區(qū)分度?是否會導致生物學、地理學科邊緣化,甚至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習銜接和人才培養(yǎng)?

第一、關于試題難度。中考試題結構、題型題量、難度系數(shù)等核心指標保持不變。命題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點,聚焦主干知識、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命題內容不超課程標準,不與奧賽內容掛鉤,不出偏題、怪題,確保試題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

第二、關于學科地位。生物學、地理雖然調整為考查科目,但仍然是初中畢業(yè)認定和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指標。教育行政部門將定期開展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與課程實施評估,確保兩門課程開齊開足開好課時、規(guī)范教學實施,切實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

第三、關于學段銜接。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生物學、地理學科在初一、初二年級完成國家規(guī)定課時教學,初三年級原本沒有開設課程。學生只需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科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即可為高中階段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關于人才培養(yǎng)。生物學、地理調整為考查內容,將有利于指導學校開展探究性、實踐性和跨學科主題學習,避免機械化刷題,推動課堂教學從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型,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生物學、地理調整為等第呈現(xiàn)后,如何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一并納入高中招生錄?。?/span>

2026年起,第一批次招生錄取學校要求考生生物學、地理成績均達到B等及以上,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達到4A1B及以上;第二批次招生錄取學校中享有指標生招生資格的普通高中學校,要求考生生物學、地理成績至少其中一科達到B等及以上,且另一科不能為D等,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達到3A2B及以上;第二批次招生錄取學校中其他公辦普通高中學校,要求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達到5B及以上。凡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含有D等的考生,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招生錄取學校均不予錄取。

公辦優(yōu)質普通高中指標生采用均衡分配和統(tǒng)籌調配的方式進行分配,具體怎么理解?

2028年起,長沙市城區(qū)將長沙市第一中學(含新校區(qū))、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含新校區(qū))、長郡中學(含新校區(qū))、雅禮中學(含新校區(qū))、明德中學、周南中學、長沙市實驗中學、南雅中學、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指標生計劃,采用均衡分配的方式,均衡分配到城區(qū)每一所初中學校,實現(xiàn)校校有指標,生生有機會;其他優(yōu)質普通高中的指標生計劃,采用統(tǒng)籌調配的方式,結合實際按照相對就近的原則,給每所初中學校統(tǒng)籌調配3-5所。每位符合條件的考生最多可填報2所優(yōu)質普通高中指標生志愿,讓考生有更多機會升入心儀的優(yōu)質高中學校。

責編:肖霄

一審:封豪

二審:王文

三審:劉永濤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