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25 09:00:33
文|譚毅挺
近些日子,西園北里,頻頻出現(xiàn)在長沙市“小巷打卡地”“寶藏小巷”的視頻里,撥動了我這位八旬老人的心弦。
1958年我考上長沙三中(明德中學(xué)),學(xué)校的校門那時設(shè)在泰安里,中學(xué)的六年時光,每天上學(xué)放學(xué)都要經(jīng)過西園巷子。退休后,有時也到離家不遠的西園巷子走走,巷子的那條長長的麻石板路依舊,每走在上面就不禁回想起中學(xué)時代的一些往事。
西園北里的紀念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文襄園(網(wǎng)絡(luò)照片)
西園巷子,由西園北里、西園和泰安里三條街道組成。六十多年前,長沙市第三中學(xué)的正門設(shè)在三條街的交叉處的泰安里頂頭,我大多數(shù)時間是經(jīng)湘春路進西園北里上學(xué),放學(xué)時又從這里回家。那時的西園北里,走進去看到的一排簡陋的磚房和木板房,中間有幾個院落,也顯得很陳舊。
現(xiàn)在走進西園巷子,巷子口有座上紀念民族英雄左宗棠的文襄園,那時還沒有,原來那里好像是座白粉墻的破舊房屋?,F(xiàn)在的文襄園中左邊有個小側(cè)門,直通長沙市第二人民文化宮,進門見到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這是清光緒年建的左宗棠祠堂的一個景點。
上小學(xué)六級的我(右一)和兩個讀幼兒園的弟弟們在左公祠的假山上。
祠堂在“文夕大火”被燒毀,僅留下了這座石山。小時候,家住省石油公司的我常和弟弟們到這座假山來玩。
我有時上學(xué)和放學(xué),也會走北正街路上的西園,北正街上有書店、文具店,是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這個巷子入口的左邊是工人文化宮的寬銀幕電影院,右邊有幾座緊挨著的精致小院落,好像多為白色粉墻。 我的一位同學(xué)家就在一個小院子里,我只去過他家一次,是個種了幾棵小樹的小庭院,院內(nèi)有棟兩層白粉墻青瓦的小樓,客廳還是書房掛了幅田漢寫的條幅。
這幾座院子里走出來人們的衣著,與那些衣著“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居民們比較,顯得體面多了。
在我讀高三的冬季,在巷子口上總會遇到一對年輕漂亮的夫妻出來上班,高個子男子常穿一件黑色短尼子大衣,女子則是深藍色的對襟綢面棉衣,他倆的穿著真是好時髦,放在現(xiàn)代也不落伍。
有次下大雨,那位女青年一個人走出來,撐著一把銅油紙傘。大風(fēng)吹動著她齊耳的短發(fā),幾朵雨滴綻到她白晰的臉上,她用纖細的手指輕輕地揩掉。多年后讀戴望舒的《雨巷》,眼前立即浮現(xiàn)了西園巷子里的這位“撐著紙油傘”的“丁香一樣的”女青年。
西園的頂頭與西園北里和泰安里兩巷相遇,三巷形成個“人”字型。西園和西園北里交匯處有個白灰色的小院落,門總是敞開的,站在外面可看到院內(nèi)麻石天井,和天井后面的一座灰暗的磚木結(jié)構(gòu)的兩層樓房。
明德學(xué)堂校董龍璋西園寓所老照片,華興會成立舊址(網(wǎng)上照片)。
我剛剛跨進長沙市三中校門的時候,院子里經(jīng)常有位約二十五六歲的女瘋子在巷子邊上走動,她的瓜子臉蒼白,細長的眉毛下卻有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一位高中同學(xué),警告我們這些初一新生:“咯個女瘋子是談愛瘋的,不要撩,她瘋起來有蠻嚇人?!彼@么一嚇,我們見她就躲得遠遠的。可躲了一段時間沒見她瘋過,她每天只是靜靜地走過來走過去。
然而,我怎么也沒有想到,這位女瘋子住的院落,盡然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遺跡!2002年8月底的一天,我翻到一本湖南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畫冊,翻了幾頁就看到那位女瘋子住過的院落的照片,照片的說明為“1904年2月15日,黃興、宋教仁借除夕聚宴之機,在(明德)校董龍璋先生西園寓所正式舉行了華興會成立大會”。真沒有想到,這個院落竟然是華興會成立的舊址!
我立即放下書,頂著大太陽騎單車到了西園巷子,可沒有想到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地,竟然已被拆了,舊址上蓋了棟宿舍樓,宿舍樓看來也蓋了好多年了,只能悵然地站在舊址前,默默憑吊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qū)黃興、宋教仁。
我不禁發(fā)感慨,在皇權(quán)意識禁錮人們思想的年代,黃興、宋教仁這批仁人志士要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在很多人的眼睛里他們就是“瘋子”、“傻子”,他們卻堅守信念,屢敗屢戰(zhàn),冒著被殺頭的危險,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而奮斗終生。后來我寫了一篇散文“瘋子、傻子、西園巷子”,發(fā)表在2002年9月2日的《三湘都市報》上,表達了對民主革命先驅(qū)的敬意!
而今的西園巷子,麻石板路依舊,但巷子里面與六十多年前大不一樣了。那些破舊的木板房、簡陋的小磚房已化成一副巨大的黑白照片,被刷在左公文襄園邊的一面大墻上。
西園北里的路口(網(wǎng)上照片)
帥孟奇舊居、孫中山的保鏢杜心武大俠的故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拍照。唱片店、古著店、小茶館、小酒吧、甜品店、咖啡館,成了年輕人相聚的熱鬧場所……
“民國風(fēng)情與現(xiàn)代生活的交匯點”的西園巷子,不僅留下了我對青少年往事的回憶,更是承載著深厚的湖湘近代歷史和現(xiàn)代人文生活的底蘊。西園巷子的這條長長的麻石路,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幅描繪“歷史的煙云與現(xiàn)代的碰撞”的絢麗的畫卷!
責(zé)編:蔡矜宜
一審:蔡矜宜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