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直播帶貨調查:100件功效食品中69%涉誤導

  東方網   2025-03-26 15:43:35

直播帶貨已成為全球電商領域的重要趨勢。為了解直播帶貨中對食品功效的宣稱情況,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聯(lián)合上海市營養(yǎng)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從消費者需求、國內相關標準以及專業(yè)論證三個維度開展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0件宣稱功效食品中69%涉誤導。

100個直播間進行蹲點監(jiān)測

此次調查特別成立了由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新生兒科組成的專家組團隊。

調查通過對消費者經常使用的主流電商平臺的100個直播間進行蹲點監(jiān)測,選購100件相關產品(所有產品不涉及有“藍帽子”的保健食品),從產品直播間講解、宣傳到購買全程錄屏記錄,并開展了后續(xù)的相關檢測。

調查團隊通過前期市場調研及實際蹲守監(jiān)測后,發(fā)現有69件產品存在一些對消費者信息誤導的行為。不同平臺比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別為:淘寶7.56分、快手7.33分、小紅書7.23分、抖音6.87分。

宣稱降糖類食品缺乏科學依據

調查發(fā)現,“旺府管理-小婷推薦”直播間在宣傳一款名為“控瑭金方胰腺低聚肽復合片(特殊膳食)”的產品時,其主播口播宣傳暗示吃完4盒可以“從高血糖變?yōu)槠胀ㄈ?,同時能夠幫你把家里的‘片片丸丸素素(胰島素)’做停做丟?!保ū尘鞍逍麄鞯途垭膹秃掀瑑?yōu)于二甲格列阿卡)。

“降寶康”直播間在宣傳一款名為“多酚穩(wěn)糖固本片TM特殊膳食”的產品時,直播間主播宣稱“你們有沒有在吃二甲格列阿卡和打‘素素’的,我們是可以循序漸進,讓你們現在在吃在用在打的,是可以去做斷,可以去做丟的,之后咱們可以不用去碰,可以不用去買的?!?/p>

經專家組對配料表成分進行評估、論證研判后認為:就案例中涉及的配料表成分來看,這些運動營養(yǎng)食品宣稱具有顯著降糖效果、替代藥物治療缺乏充分依據。配料中的小分子活性肽胰腺低聚肽具有潛在生物活性的成分,現有研究表明其可能通過影響胰腺功能調控血糖,但由于多肽藥物口服制劑口服后需經過胃腸道消化酶的分解,其完整生物活性成分的吸收率極低,若產品未明確標注保護多肽結構的技術(如納米包埋、脂質體等),或未提供相關藥代動力學數據,其宣稱的“直接起效”缺乏科學依據;

而白蕓豆提取物可能通過抑制淀粉酶活性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降低餐后血糖峰值,但其效果受攝入劑量、飲食結構及個體差異影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生理波動范圍本身存在差異,健康人群的餐后血糖也會因飲食、活動等因素自然升高,因此單次血糖數值的變化不能簡單歸因于某種產品的效果,需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驗證。

主播在口播宣傳中暗示吃了該產品后可以停藥,糖尿病患者的用藥調整必須基于醫(yī)學評估(如血糖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和醫(yī)生指導。任何食品都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在缺乏臨床試驗證據和醫(yī)療監(jiān)督的情況下,宣稱“停藥”不僅違背醫(yī)學倫理,還可能延誤患者規(guī)范治療。

跨境功能類食品存在誤導消費者行為

調查中,“BISPIT-不做酸友”直播間在銷售一款名為“BISPIT GOUT RELIEF 3310B+”的產品時,直播間觀眾說:“我一直吃的日本的非布司他”。

主播回答:“你不要再去吃非布啦,對啊我為什么要跟你們說不要去吃一些‘西類的’,就它是治標不治本的。是因為同樣是把你的代和謝拉上去,但是‘西類’是短暫地把你的代和謝拉上去,你一吃你的數值是不是都下去了?然后你不吃你的數值就高了,就兩三天的事對不對?它的代價是讓你的‘小寶肝’‘小寶腎’過度地負荷工作?!?/p>

專家組研判后認為:該案例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尿酸升高(高尿酸血癥)的原因通??煞譃樯蛇^多和排泄減少兩種情況。生成過多可能和飲食中的高嘌呤食物有關,比如紅肉、海鮮、酒精等,尤其是啤酒。另外,體內代謝異常,比如某些酶的缺陷,也可能導致尿酸生成增加。排泄減少的話,可能是與腎功能不全有關,或者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影響尿酸排泄,還有遺傳因素也可能導致排泄減少。

此外,代謝綜合征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也可能引發(fā)高尿酸。非布司他是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通過抑制尿酸合成途徑中的關鍵酶(黃嘌呤氧化酶),減少尿酸生成。其核心目的是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并發(fā)癥。這類藥物是控制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關鍵藥物,需長期規(guī)律服用。停藥需在醫(yī)生評估后逐步進行,并配合持續(xù)的生活方式干預,以降低復發(fā)風險。案例中產品包裝也明確標注:“這些聲明未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評估。本產品不用于診斷、治療、治愈或預防任何疾病?!?/p>

跨境嬰幼兒食品含有香精

在調查中:“陳潔KiKi”直播間在宣傳一款名為“Kids Garden Baby AllerRelief Probiotic”的產品時,主播宣稱“直播間宣傳0歲以上新生嬰兒都可以去食用它。”樣品的配料表中標注了添加了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唾液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約氏乳桿菌、干酪乳桿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亞種、格氏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等菌種。

“inne健康營養(yǎng)師”直播間銷售的一款名為“inne因你小金條鈣鎂鋅兒童鈣嬰幼兒專用寶寶液體鈣補鋅嬰兒補鈣*3”的產品宣稱“嬰童專研,高效補鈣”。

“艾瑞可”直播間在宣傳一款名為“ERIC FAVRE LABORATOIRE special KID DHA HUILE D'ALGUE Coeur,cerveau vision”的產品時,直播間觀眾問:“0歲就可以吃?”主播答:“對的,孩子落地15天就能吃,因為里面的含量很干凈。里面沒有大豆油、亞麻籽油、核桃油等,歐盟雙C認證。零糖零香精零防腐劑零污染,什么蔗糖乳糖都沒有的,所以我們家的營養(yǎng)是孩子落地15天就可以吃。”

專家組認為,跨境嬰幼兒類產品的安全性一定是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專家組在對成分評估后認為:“陳潔KiKi”直播間中含有國內未被允許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實際國內根據關于《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和《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更新的公告(2022年第4號)中規(guī)定:植物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唾液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約氏乳桿菌、干酪乳桿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亞種、格氏乳桿菌不在《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嗜酸乳桿菌僅限用于1歲以上幼兒的食品。同時由于0~6個月正是嬰兒生長發(fā)育較快的階段,新生兒出生后日常飲食應以母乳或(和)嬰兒配方食品為主。

在我國GB 2760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guī)定“凡使用范圍涵蓋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任何食品用香料”。實際在案例“艾瑞可”直播間的產品配料表發(fā)現含有香精(草莓香精)。此外案例“inne健康營養(yǎng)師”中對于甜味劑(木糖醇)成分在標簽上也出現了前后標注不一致的情況。

號稱具有“神奇成分”的食品不應替代藥物治療

調查中,“結康素”直播間在銷售一款名為“結康素TM壓片糖果”的產品時,宣傳原料“含有太空靈芝,在沒有污染的太空中做到培育和育種的,以及槲皮素;第一時間做到所謂太空育種靈芝其實是將靈芝菌種搭載航天器進入太空,利用微重力、強輻射、高真空等極端環(huán)境誘導基因變異,返回地面后篩選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新菌株的育種手段之一。然而太空誘變后的靈芝菌絲體中的有效成分僅在實驗室條件下得到提升,未經過規(guī)?;炞C。變異后的菌株穩(wěn)定性差,部分高產菌種在3-4代種植后性狀退化,菌株的安全性及功效證明缺乏人體臨床試驗和醫(yī)學證據。

專家組認為,槲皮素,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屬于多酚類物質,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作為膳食成分具有潛在健康價值,但不應替代藥物治療。如需補充高劑量槲皮素,建議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尤其對于慢性病患者或服藥人群。而在對該款產品進行實際檢測后,未能檢測出槲皮素的含量。

責編:寧靜

一審:寧靜

二審:朱曉華

三審:趙雨杉

來源:東方網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