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自動扣錢?“免密支付”投訴多

  長沙晚報   2025-03-28 07:48:34

每個月自動扣錢?“免密支付”投訴多

中消協發(fā)布消費提示:謹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賬戶權限過度開放而引發(fā)資金損失

在便捷與安全之間,你會選擇哪樣?這是電商“免密支付”功能帶給消費者的選擇題。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布消費提示,網絡購物謹慎使用手機“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賬戶權限過度開放而引發(fā)資金損失。相關專業(yè)人士建議,一方面是消費者要提升風險防范意識,非必要不開啟該功能,另一方面,平臺方應采取充分的技術手段確保用戶資金和個人信息安全,切實保護消費者財產安全。

“免密支付”是消費投訴重災區(qū)

“免密支付”是指在使用手機支付的過程中,在授權額度內,直接通過掃碼進行扣款的操作。

“我使用免密支付,是看中這個功能快捷,特別是在購買熱門球賽、演唱會門票時,省去輸入密碼的環(huán)節(jié),提高搶貨效率?!毕M者“雨中的貓”說。

查看拼多多、淘寶、美團、瑞幸咖啡等平臺,記者發(fā)現,“免密支付”已是各平臺優(yōu)化服務體驗的必備菜單。在拼多多下單,選擇“免密支付”,會提醒單筆訂單支付100元以內無需驗證密碼,支付渠道包括微信和支付寶。

滴滴平臺則要求用戶支付寶的芝麻分在350及以上可以開通“免密支付”,車費500元及以下可以免密支付。“一個打車訂單完成后,平臺自動扣款,支付過程類似于無感支付,以至于自己都不太關注到底扣了多少錢?!毕M者黃先生說。

畢竟是將消費者賬上的錢支付到平臺,為讓消費者安心,平臺方在介紹該項服務時,強化其安全可靠。拼多多強調,“免密支付”可無憂退貨。美團宣稱小額免密支付功能不會對用戶的資金安全造成任何風險。

事實真是如此嗎?

長沙消費者王奶奶致電12315,投訴“免密支付”在“偷”她的錢?!拔疑现懿榭次⑿刨~單,發(fā)現自去年5月開始,每個月都有一項固定的扣款紀錄,都是25元,支付給了視頻網站?!彼嬖V記者,作為老年人,她對這些玩不太轉的功能采取“絕緣”態(tài)度,并確定自己是不會開通“免密支付”功能的,多方聯系平臺客服無果的情況下,她投訴到相關部門。

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并非個別。記者查閱黑貓投訴平臺,發(fā)現有超5萬條投訴涉及“免密支付”,包括用戶不知情情況下被開通、無法取消“免密支付”功能、平臺亂扣費等問題。

中消協給出三個避坑建議

中消協的分析和提醒,可以說是將這一功能的風險和隱患進行了官宣。

在提醒中,中消協表示,“免密支付”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帶來三種安全隱患。

一是手機丟失或賬號泄露時風險激增。若他人獲取您的賬號或設備,可通過“免密支付”直接消費或購買虛擬服務,且無需二次驗證;

二是小額免密累積大額損失。部分平臺免密額度雖設單筆上限(如1000元以下),但短時間內高頻次小額盜刷仍會造成較大經濟損失。

三是隱蔽性強,難以及時察覺。盜刷交易通常通過綁定支付平臺的虛擬服務(如游戲充值、App訂閱)完成,或者在機主凌晨熟睡時段完成,消費者發(fā)現時往往已產生多筆扣款。

該如何避免“免密支付”功能背后的風險呢?中消協給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非必要不開啟“免密支付”。優(yōu)先關閉免密功能,檢查是否綁定支付寶、微信或銀行卡,并關閉“免密支付”權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務,建議單獨設置。另外定期檢查授權應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應用支付授權。

二是關閉非必要支付權限,尤其是蘋果手機用戶如無需通過賬戶進行應用購買,可禁用相關功能。

三是謹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公共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支付操作,防止網絡釣魚或數據截取。

養(yǎng)成定期對賬習慣。及時查看賬單通知,關注支付寶、微信或銀行發(fā)送的扣款短信,發(fā)現不明消費立即核查。定期檢查訂閱服務,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動續(xù)費項目。

如果發(fā)現賬戶存在異常交易,首先應立即凍結支付渠道,通過銀行客服、支付寶或微信平臺緊急凍結關聯賬戶,阻止后續(xù)扣款。其次,留存證據并投訴:保留盜刷記錄截圖、交易時間等信息,向支付平臺投訴。若損失金額較大,需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配合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期待強化監(jiān)管提升支付安全

免密支付功能的設計,本意是提升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是方便之舉。但購物方便要與財產安全二選一時,消費者希望平臺方在技術上對此項功能進行改進,同時認為相關部門應強化監(jiān)管,以提升線上支付的安全性。

消費者“一只好奇的貓”的建議是,平臺方應強化“免密支付”功能開通的彈窗提醒,讓消費者清楚這項功能的作用、風險之后,再決定是否開通。“平臺方應采取充分的技術手段確保用戶資金和個人信息安全,避免一些容易導致誤操作的設置出現,讓消費者明明白白花錢。”

維權專家張東認為,消費者在支付安全上也應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在消費過程中認真閱讀相關用戶協議,不要為了優(yōu)惠、折扣草率開通“免密支付”功能。

長沙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請務必提高警惕,主動管理支付權限,切勿因圖方便而忽視潛在風險。如遇消費糾紛,可撥打熱線電話或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進行維權。

此外,既然眾多的消費投訴以及中消協的提醒,將“免密支付”功能的風險曝光,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和行業(yè)協會也應加大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研究,健全監(jiān)督治理機制,通過約談指導、立案查處、責令整改、通報曝光等方式對相關平臺、商家進行制約、懲戒,倒逼行業(yè)自律。

責編:戴蓉

一審:胡澤匯

二審:朱曉華

三審:趙雨杉

來源:長沙晚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