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陽樂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3-31 20:33:00
湖南日報3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陳璐 郭蓉)25年“巨瘤”纏身是什么滋味?經歷10余次手術,腫瘤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多學科專家為62歲的患者李先生量身定制治療方案,成功切除了他排球般大小的腹壁惡性腫瘤。
據湘雅醫(yī)院黃耿文教授介紹,李先生的病情極為復雜且罕見。根據病理結果,他這一直徑30cm的腹壁腫瘤為黏液性纖維肉瘤。這是一種發(fā)病率僅為百萬分之一的罕見軟組織肉瘤,具有極強的侵襲性和高復發(fā)率。腫瘤不僅侵犯了皮膚和深層肌肉,還像“蟹足”一樣向周圍組織蔓延,包繞左側肋弓。更為麻煩的是,前幾次手術中放置了腹壁修補材料與復發(fā)的腫瘤組織將腹腔內數段腸管緊緊包裹起來。若不及時手術,腫瘤將迅速壓迫腸管,引起腸梗阻而危及生命。
面對這一世界級難題,湘雅醫(yī)院普通外科疝和腹壁外科中心聯合骨科手顯微外科、胸外科、腫瘤科、麻醉科和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進行了多學科會診。經全面評估,團隊制定了包括手術切除、胸腹壁重建、術后放療和靶向治療等在內的全方位的綜合治療方案。
3月6日,手術正式開始。麻醉科鄒望遠教授團隊首先為患者建立了生命監(jiān)護、氣道和血管通路,確保術中生命體征穩(wěn)定。手術室則在梁銀華護士長的帶領下,為患者精心準備好手術條件。普外科黃耿文教授、胸外科程遠大教授和骨科唐舉玉教授團隊輪番上陣,切腫瘤、保肋弓、理腸管、補瘺口、制皮瓣、吻血管、填缺損,多學科團隊連續(xù)奮戰(zhàn)12小時,最終成功完成這一高難度手術。
手術團隊不僅完整切除了腹壁及部分胸壁的巨大腫瘤,保護了肋弓的完整性,還成功游離出被腫瘤和網片嚴密包裹的腸管,避免了大段腸管被切除。通過雙側旋股外側動脈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復了胸腹壁超大面積的軟組織缺損,實現了腫瘤根治與胸腹壁重建的完美平衡。
由于病情極為復雜,李先生術后相繼出現腸梗阻、腸瘺、切口部位感染等并發(fā)癥,但在骨科手顯微外科與疝和腹壁外科中心全體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李先生最終順利痊愈,目前已達到出院標準。術后病理檢查顯示,腫瘤已完全切凈,標志著手術最終取得了圓滿成功。術后在多學科團隊的安排下,李先生將繼續(xù)進行腫瘤相關治療,以盡可能避免再次復發(fā)。
黃耿文指出,腹壁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雖然不高,但多為交界性或惡性,且缺乏有效的、規(guī)范的治療方案,目前主要依賴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切除腫瘤后如何重建腹壁完整性,一直是國際醫(yī)學界關注的難點。湘雅醫(yī)院自2020年成立腹壁腫瘤多學科團隊以來,收治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大量復雜腹壁腫瘤病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如此,團隊還牽頭開展了國內首個腹壁腫瘤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并作為主要執(zhí)筆人制定了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疝與腹壁外科學組的首個腹壁腫瘤專家共識,推動了該領域的標準化治療。
責編:周順
一審:周陽樂
二審:劉文韜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