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 2025-04-01 16:41:28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張焱煌 李峰)3月25日,婁底一中師生1400余人,踏上一段特別的旅程——“我的韶山行”研學之旅,這是一次打造全國大思政名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紅色研學之旅。旨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讓每一位學子在追尋紅色記憶的過程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為確保此次研學活動順利進行,學校高度重視,精心籌備,細致規(guī)劃。高一年級張少林主任帶領全體老師嚴密部署,穩(wěn)步推進,反復演練,不放過任何細小的環(huán)節(jié)。在出發(fā)前,高一年級特別組織婁底一中第一支部全體黨員、高一年級全體班主任及所有跟班老師舉行了簡短而莊重的“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動員會。高中政教科科長汪運寶在動員會上闡述了紅色研學的重要性和研學的安全性,全體班主任、跟班老師須在研學過程中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研而有獲,不負青春。
抵達韶山后,師生們第一時間來到毛澤東銅像廣場,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舉行了開班儀式,全體師生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懷著景仰之情三鞠躬表達對偉人的深切緬懷。在毛主席銅像前,同學們莊嚴宣誓,承諾將青春獻給祖國,將夢想融入時代。
黨員們在校長成英姿的帶領下,懷著無比崇敬與肅穆的心情,緩緩走向銅像,向偉人敬獻花籃。在毛主席銅像前,大家整齊列隊,深深鞠躬敬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重溫入黨誓詞。
毛澤東同志故居是毛澤東同志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古樸的農舍、昏黃的油燈、簡陋的家具將同學們帶回了那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同學們參觀了故居內的各個房間,感受毛主席的早期成長環(huán)境,學習毛主席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內豐富的文物陳列、詳實的歷史資料以及先進的多媒體展示手段,全面而生動地呈現(xiàn)了毛澤東波瀾壯闊的一生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這位從韶山?jīng)_走出的少年,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成長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獨立與解放的偉大領袖,這一歷程深深震撼著每一位同學的心靈。他們認真聆聽講解,仔細觀看展品,不時停下腳步記錄下內心的感悟與思考。在紀念館中,同學們通過珍貴的文物和詳實的史料,見證了一位偉大領袖的成長歷程,進一步了解了毛澤東同志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晚上,兩個營地的同學們聆聽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大課《恰是風華正茂》,通過“韶山少年”“輾轉求學”“傲立潮頭”和“時代青年”四個篇章,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課堂上,專家學者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紅色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鼓勵同學們將紅色精神融入到學習生活中,勇敢承擔當代青年的責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使命貢獻青春力量。同學們在課堂上聚精會神,跟隨歷史的脈絡,從韶山少年的豪情壯志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深刻體會到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的緊密聯(lián)系。他們積極互動,踴躍發(fā)言,讓信仰之光在心中點燃。
在研學接近尾聲時,同學們開展了主題班會課。同學們分享研學心得,撰寫座右銘,暢談人生理想,制定生涯規(guī)劃,言語間流露出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堅定。最后,同學用貼紙在留言墻上寫下“2035你在哪里”的美好憧憬,在“我的韶山行”明信片上寫下致自己的青春寄語并帶回珍藏。
婁底一中此次韶山紅色之旅,將紅色研學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用移動的思政課堂幫助青少年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同時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強化了班級管理。
責編:陳潔
一審:陳潔
二審:劉芬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