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79歲老人每日清掃左宗棠墓,一家五代守墓139年

田甜   三湘都市報   2025-04-01 21:53:54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田甜

4月1日清晨,湖南長沙雨花區(qū)跳馬鎮(zhèn),晨曦浸潤著山林的蒼翠。左宗棠墓前,79歲的黃志清微彎腰,用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拂去墓碑上的落葉,今年是他正式擔(dān)任守墓人第39個年頭,也是黃氏家族接續(xù)守護左宗棠墓的第139年。

“臨近清明,前來祭掃的人明顯多起來?!弊鳛榈谖宕啬谷耍S均跟在父親身后,父子倆認真地清掃墓園,擦拭祭臺。黃志清喃喃道,“守墓不是掃掃地,是守一份良心,更是守住民族氣節(jié)?!?/p>

一家五代人守護左宗棠墓139年

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州,歸葬長沙。次年,黃志清的曾祖父黃佑春成為第一代守墓人,自此,黃家人將守墓視為使命,代代相傳。

戰(zhàn)爭年代,黃家人曾被迫短暫中斷守護墓園。20世紀70年代,墓地遭遇嚴重破壞,黃志清的母親含淚叮囑:“左公有功于國,絕不能讓他曝尸荒野?!币患胰诉B夜趕回,重新掩埋遺骨,延續(xù)家族使命。

1986年,左宗棠墓被列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黃志清受邀正式擔(dān)任守墓人。早已跟隨父親守護墓園的他,每日清晨清掃祭坪、擦拭香爐,一遍遍為游客講述左宗棠事跡,風(fēng)雨無阻。即便如今年近八旬,仍堅持每天巡查10余次。

黃志清一輩子幾乎沒出過遠門,連子女帶他旅游都被婉拒。如今,兒子黃均也加入守墓行列。講述左宗棠事跡時,雖不如父親熟稔每個細節(jié),卻承擔(dān)起“翻譯官”的角色。許多外地游客聽不懂長沙方言,黃均便用普通話轉(zhuǎn)述父親講述過無數(shù)次的故事?!案赣H年紀大了,我得幫他守住這份責(zé)任?!秉S均告訴記者。黃志清在一旁欣慰地表示:“兒子接班,我放心?!?/p>

墓園一角,黃志清的母親和祖父長眠于此。當(dāng)年重修墓地時,他堅持不遷祖墳,“長輩們守了一輩子左公,死后也要陪著?!甭L時間里,守墓人的命運與墓園緊密交織。

“只要我還能動,就會一直守下去”

“左公一生堪稱傳奇,三試不第,卻以‘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胸懷投身救國,晚年抬棺出征收復(fù)新疆,力阻列強蠶食國土。墓前石柱鐫刻的‘漢業(yè)唐規(guī)西陲永固 秦川隴道塞柳長青’16字,正是其一生功績的寫照。”市民劉先生帶著孩子前來祭掃,黃志清挺直腰桿,開啟了宣講模式。

游客問及左宗棠為何葬于跳馬鎮(zhèn),他指著遠處的山水說,“左公生前巡游跳馬,盛贊此地風(fēng)水雄奇,立誓死后歸葬于此!”

20世紀70年代,左宗棠墓曾遭嚴重破壞,御碑亭、神道、石像生等文物損毀殆盡。黃志清冒死藏下一只石羊,成為如今墓園唯一的原物。近年來,黃志清一家的故事經(jīng)媒體報道后,不少人專程前來致敬,有游客在留言簿寫道:“百余年守護民族英雄墓的人,本身就了不起”。

結(jié)束晨時祭掃前,黃志清在墓前擺上一束白菊,老人撫摸著斑駁的石碑,低聲絮語:“左公,今年來看您的人又多了……”不遠處,黃均正用手機向年輕游客展示左宗棠西征路線圖,時代在變,守護的方式也在變,但黃家人對歷史的敬畏始終未變。

“只要我還能動,就會一直守下去?!秉S志清反手錘了錘腰,如今孫子也在學(xué)習(xí)左宗棠生平,黃家人139年的守護將在第五代、第六代手中延續(xù),成為中華文化賡續(xù)的生動注腳。正如墓前的百年古松,歷經(jīng)風(fēng)雨,依然蒼翠挺拔。

責(zé)編:田甜

一審:田甜

二審:黃娟

三審:周文博

來源:三湘都市報

版權(quán)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ǎng)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lǐng)先一步獲取權(quán)威資訊。轉(zhuǎn)載須注明來源、原標(biāo)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nèi)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