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湘韻丨流淌記憶的外婆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02 09:46:47

金中基

山野的風(fēng)吹過歲月,地里的莊稼黃了又綠。外婆家的長輩大多一個又一個隨風(fēng)遠去了,可那些光陰深處沉浮明滅的記憶,時而涌上心頭。

外婆家與我家在湘西一個叫“思蒙灣”的小山村,兩家不過幾棟農(nóng)家木屋的距離。兒時最喜歡去外婆家玩,幾乎是在外婆家長大。

我是一大家子最先來到世上的孫輩,故而深得長輩們的疼愛。外婆一共生育了四個子女,兩個舅舅與其住在一起,一個姨姨從這山里遠嫁山外的平原地區(qū),我的母親排行老二。大舅媽連生兩胎都是女兒,所以外公外婆尤其對我另眼相看,長輩們都親昵地叫我“大兒”。

小時我是最快樂的,也是最頑皮的。與兩個表妹一起躲貓貓,一起踢毽子,一起踩年粑……有時為了爭搶東西,把她們弄得哭哭啼啼。外婆和大舅媽總是責(zé)罵表妹,從不說我半點不是。

那天我們幾個在堂屋玩,我爬上幾尺高的四方桌,一不小心摔了下來,左手摔斷了。

聽到哭叫聲,大舅媽一個箭步?jīng)_進來,先抱我入懷:“大兒,哪里痛!”轉(zhuǎn)身兩巴掌打向大表妹。大表妹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委屈地嚶嚶哭起來。

從記事起,外婆外公就上了年紀(jì)。外婆慈祥和悅,外公語少心熱。有什么好吃的,都會給我留著。甚至后來,我出遠門讀書,也是如此。

有年大熱天,暑氣最盛的一日,我回到外婆家。外婆笑瞇瞇地打開早在梅雨季節(jié)就為我準(zhǔn)備好的自釀糟酒,放入柴火灶上煮。滿屋子飄蕩著濃郁的糟香。

外公去世得早,我對他的記憶非常模糊,只記得他個子較矮小,面容已沒有什么印象。晚年,他與外婆總是吵吵鬧鬧,甚至兩個人分開鍋灶吃飯。但倘若我有什么不適或病痛,他倆也會停止?fàn)幊场?/p>

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外公身著斗笠蓑衣,送來從集市買的一包糖餅給我。過后幾天,他突發(fā)疾病在睡夢中離去。這也是他去世前,我見到他的最后一面。

在母親兄弟姐妹中,小舅排行老四,是最小的。他比我只大十來歲。小時候,他像兄長一般,教我蕩秋千、打陀螺。

在修建湘黔鐵路時,他與小舅媽在工地相愛了,卻遭到了對方家里的反對,因為小舅家庭成分問題。愛情的魔力不可阻擋,小舅與小舅媽不顧一切走到一起。那時,我不過幾歲,與村里的小伙伴去鬧洞房,一身泥灰爬上婚床跳來跑去。小舅媽沒有責(zé)怪我們,而是笑嘻嘻地道:“大兒,你們真頑皮!”

有一次,我外出讀書,經(jīng)過溆水與沅水交匯的大江口碼頭。小舅在此當(dāng)搬運工。當(dāng)天下著大雨,他見我穿著一雙用輪胎皮打底做的布鞋,拉著我就徑直往雜貨店走,買了一雙解放鞋讓我穿上。

那時,家里十分貧窮,沒錢買膠鞋。第一次穿上嶄新的解放鞋,走在下雨的路上,踩踏出清脆響亮的聲音,是貧窮歲月里最動聽的樂章。

大舅是外婆家唯一讀了鄉(xiāng)里學(xué)堂的長輩。在我們那個大院子里,他們那一輩像他一樣識文斷字、能寫會算的屈指可數(shù)。但他年輕時總是受到排擠,很難看到有開心之時。外公當(dāng)過舊社會的甲長,家庭成分不好。命運在改革開放后發(fā)生了改變。大舅當(dāng)過生產(chǎn)隊的會計、隊長。他的高光時刻,是在20世紀(jì)80年代初。那時剛剛分田到戶,他有文化、肯學(xué)習(xí)、懂技術(shù),種的稻子比別人壯實、產(chǎn)量高。鄉(xiāng)里領(lǐng)導(dǎo)帶了一伙人到他的稻田參觀學(xué)習(xí),大舅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我與大舅走得很近。在我出門求學(xué)與參加工作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同家里的書信來往頗為頻繁,都是通過大舅“鴻雁傳書”。父母沒有讀過書,我寫給家里的信,都是由大舅拆開后念給他們聽。父母寄給我的信,也是依照他們講的意思,由大舅代為書寫。

外婆家讓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大舅去世時沒能去看他最后一眼,送他最后一程。

那是2011年春節(jié)前,突然得知大舅辭世的消息。當(dāng)時我正在上省里兩會的班,負(fù)責(zé)報道審稿,由于無法替換請假,沒能趕回老家,悲傷的淚水暗自潸然流淌。這也成了我一輩子的“痛”。

責(zé)編:劉瀚潞

一審:曾衡林

二審:曹輝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