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中考倒計時!醫(yī)生給出5項運動訓練指南,遠離運動損傷

    2025-04-02 13:09:44

大眾衛(wèi)生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日訊(記者 王璐 通訊員 王鑫)近日,長沙市某中學初三學生小張在練習立定跳遠時意外摔倒,被診斷為踝關節(jié)韌帶撕裂。體育中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不少學生都在加緊訓練,然而類似小張這樣的意外頻發(fā),讓家長和學生憂心忡忡:怎樣訓練才能既提升成績,又避免受傷?為此,我們特邀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骨傷三科(運動筋傷科)副主任醫(yī)師嚴可,為大家分享專業(yè)的訓練方法和運動損傷預防策略

不同運動損傷

耐力跑

部分學生平時運動量不大,沒有經過嚴格的跑姿訓練,跑步重心不穩(wěn),雙腿不協調,再者青春期學生骨骼未完全閉合,反復沖擊,易引發(fā)“跑步膝”,即髕骨軟化癥和髂脛束綜合癥。

科學訓練

1. 合適鞋型

扁平足建議選支撐型,高足弓選緩沖型的跑鞋。

2.跑步姿勢

落地時,膝蓋對準第二腳趾,步頻180步/分鐘,跑步時膝蓋微屈,落地重心落在前腳掌。平時可借助節(jié)拍器進行跑步節(jié)奏訓練。

3.調整呼吸

跑步過程中出現岔氣,立即按壓疼痛部位,調整為深慢呼吸,若持續(xù)超過1分鐘需暫停跑步。

4. 跑后恢復

“靠墻靜蹲”進行強化股四頭?。ū巢烤o貼墻面緩慢下蹲,使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與地面垂直,膝蓋不超過腳尖,保持30秒×3組)。

5.預防跟腱炎

避免突然增加跑量,訓練后做“臺階提踵”(腳后跟懸空,緩慢升降)強化跟腱。

跳繩

數據顯示,1分鐘跳繩訓練引發(fā)的腕管綜合征占運動損傷的12%。運動醫(yī)學團隊通過檢測發(fā)現,錯誤搖繩動作會使腕管壓力增加3倍。

科學預防

1.預防手腕腱鞘炎

訓練后冰敷手腕10分鐘,做“握拳-伸展”動作放松。

2.預防足底沖擊傷

選擇前掌加厚跳繩鞋,避免在水泥地連續(xù)訓練超30分鐘。

3.預防小腿肌肉拉傷

訓練后靜態(tài)拉伸腓腸肌,弓箭步,后腿伸直,腳跟壓地保持30秒,左右交替完成3組。

立定跳遠

在立定跳遠時,要注意落地時膝蓋保持微屈,以前腳掌先著地并順勢緩沖。同時,做好充分的熱身激活臀腿肌肉,必要時可佩戴彈性護踝增強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

實心球

實心球練習,要掌握正確的發(fā)力順序,從下肢蹬地到核心轉髖再到上肢揮臂,避免單純依靠手臂力量。

1.練前熱身

投擲前做“招財貓”式肩部熱身,可手持礦泉水瓶,肘部固定,前臂上下擺動,建議單日投擲量控制在50次以內,并保證充足組間休息。

2.及時就醫(yī)

若訓練后出現關節(jié)持續(xù)疼痛或不適,暫停訓練,及時就醫(yī)檢查,避免小傷拖成大問題。

仰臥起坐

傳統仰臥起坐因腰椎過度前屈,可能造成高達3500牛的椎間盤壓力,存在隱性損傷風險。

1.改良卷腹

建議改用“改良卷腹”——僅抬起肩胛骨至腰部貼地,配合呼吸收緊腹橫肌,可將腰椎負荷降低至安全范圍(<1000牛)。

2.適量訓練

訓練時在腰下墊折疊毛巾保持生理曲度,單日訓練量控制在3組×15次以內,組間穿插“伸懶腰”放松豎脊肌。

3.練后恢復

若練習后出現腰部僵痛,可冰敷10分鐘并暫停訓練2天,必要時需至運動醫(yī)學科排查腰肌勞損或椎體終板炎。

疲勞程度預警

為助力中考體育訓練,可了解主觀疲勞量表中考體育實用對照方法。主觀疲勞值不同,對應的主觀感受、生理特征及中考訓練應用場景也各異。

6分

完全輕松,此時呼吸平穩(wěn),甚至可唱歌;

9分

感覺非常輕松,微出汗且正常對話無礙,適合慢跑恢復;

11分

有點吃力,呼吸加深但能說完整句子,可用于耐力跑基礎訓練(如800米節(jié)奏跑);

13分

費力,明顯出汗且只能短句交流,實心球技術重復練習可參考這一強度;

15分

很吃力,呼吸急促僅能說單詞,400米間歇跑可采用此強度;

17分

非常吃力,肌肉有灼燒感且無法說話,1000米模擬測試時可能達到這一狀態(tài);

19分

極限疲勞,頭暈目眩需即刻停止,禁止考生使用該強度訓練。

自測方法

對著鏡子完成1分鐘跳繩后:

能流暢說話→強度不足

(主觀疲勞值<13分)

只能說短句→適宜強度

(主觀疲勞值=13-15分)

無法說話→過度訓練

(主觀疲勞值>16分)

醫(yī)生提醒,科學訓練才是最快的提分捷徑!

常見急癥處理

1.及時拉伸

當訓練或考試中出現肌肉痙攣,需立即暫停運動并進行反向拉伸(如小腿抽筋時緩慢扳腳背至極限位),

2.補充電解質

補充含鈉、鉀的電解質溶液(推薦口服補液鹽Ⅲ,每袋兌水250ml);

3.補充糖分

若突發(fā)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癥狀,優(yōu)先選擇舌下含服葡萄糖片(起效速度較普通糖果快3倍),切忌空腹運動;

4.及時救援

發(fā)現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熱射病前兆時,應迅速將冰袋置于頸動脈、腋下及腹股溝等大血管流經處,配合冷水擦拭降溫,爭取“黃金10分鐘”救援窗口。

責編:王璐

一審:王璐

二審:梁湘茂

三審:田雄獅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