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03 10:23:03
鳥類是生態(tài)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鳥類對于維護生態(tài)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關鍵意義?!皭埒B周”活動作為普及鳥類保護知識、增強公眾環(huán)保意識的重要平臺,已成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今年4月1日至7日是湖南省第44個“愛鳥周”,主題為“清除鳥網,密織法網,讓鳥兒自由飛翔”。4月2日,湖南省2025年“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湘潭市舉行。接下來,我省各地將開展鳥類攝影展、鳥類科普系列活動、鳥類知識培訓、觀鳥活動以及候鳥保護“清網”行動等系列活動。
省林業(yè)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林山,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愛民出席活動并講話,省林業(yè)局相關處室站中心負責人、湘潭市有關單位、社會組織及專家、志愿者、學生、媒體記者共同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亮點紛呈,小合唱《布谷鳥》和情景劇《鳥兒展翅飛》等節(jié)目輪番上演,鳥類保護志愿者代表們登臺倡議宣誓,呼吁大家攜起手來,共同關愛鳥類,守護生態(tài)家園,為鳥類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宜居的環(huán)境,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湘潭市萬樓青年碼頭主樓前舉辦的AI鳥類成長互動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通過AI技術,市民可以生成特定鳥類的名稱,并觀看其從孵化到成長的動態(tài)視頻,深入了解各類鳥類的生命歷程。同時,現場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手工活動,包括DIY鳥巢制作、利用自然脫落的鳥羽制作書簽和鑰匙扣等,讓參與者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鳥類棲息環(huán)境和羽毛結構的認知。
據悉,"愛鳥周"活動始于1981年,最初為保護遷徙于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正式將"愛鳥周"以法規(guī)形式確定下來,成為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湖南作為全國鳥類資源大省,全境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是候鳥重要的越冬地和棲息地。全省已記錄鳥類523種,其中紅嘴相思鳥被確定為"省鳥"。近年來,湖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千年鳥道"保護,發(fā)布候鳥保護總林長令和禁獵通告,實施候鳥保護兩年行動,牽頭建立五省聯防保護機制,通過加強巡護值守、執(zhí)法打擊、棲息地保護、宣傳教育等多項舉措,持續(xù)鞏固鳥類保護成效。
數據顯示,洞庭湖越冬水鳥數量達45.62萬羽,創(chuàng)歷史新高;東方白鸛、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繁殖區(qū)域突破緯度記錄;黑臉琵鷺重現湘江,彰顯生態(tài)治理成效。湘潭市作為本次活動舉辦地,以"紅綠輝映、山水入城"的生態(tài)自覺,深入開展愛鳥護鳥行動,組織"民間林長"護飛,評選紅嘴藍鵲為"市鳥",已記錄到中華秋沙鴨等307種鳥類。
李林山表示,下一階段,全省林業(yè)系統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國家林草局工作部署,著力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鳥類保護機制,開展候鳥保護"清網"行動,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行為。他呼吁各級社會組織、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我省鳥類保護事業(yè),依法依規(guī)開展愛鳥護鳥活動,用文明之心守護羽翼之光,共同護衛(wèi)我省鳥類安全。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林業(yè)局主辦,湘潭市林業(yè)局、湘潭市雨湖區(qū)人民政府承辦,湖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湖南銀行湘潭分行協辦。(劉純妮)
責編:陳龍
一審:陳龍
二審:喻志科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