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06 22:35:58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為薇 通訊員 汪恩勃
“原以為要打持久戰(zhàn),沒想到在綜治中心1小時就解決了!”前不久,長沙市雨花區(qū)居民羅先生與勞務方因4000元結算糾紛走進雨花區(qū)綜治中心,在調解員的耐心調解下,雙方當場簽訂調解協(xié)議。
如今,遇到婚姻家庭、債務、勞資、物業(yè)等糾紛,直接到綜治中心“找個說法”,越來越成為湖南老百姓的共識。
(長沙市雨花區(qū)綜治中心。 通訊員供圖)
2023年以來,湖南高標準推動,在全省部署開展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整合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檢察、信訪、婦聯(lián)等力量,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在基層。
打造群眾訴求“終點站”:從“多頭跑”到“一站結”
走進株洲市石峰區(qū)綜治中心,1000平方米的服務大廳內,公、檢、法、司等6個部門的20余項服務窗口一字排開。
“過去群眾辦事要跑多個部門,現在‘進一扇門’就能解決。”石峰區(qū)委政法委書記朱斌說起一個典型案例。今年3月初,石峰區(qū)綜治中心通過聯(lián)動司法所、派出所、街道、社區(qū)、律所等力量,成功化解一起持續(xù)近2年、多次引發(fā)激烈沖突的土地租金分配糾紛,“這是一起重大疑難糾紛,多方現場釋法明理,最終實現當天調解、現場履約。”
這是湖南高標準推進綜治中心建設的生動實踐。
(株洲市石峰區(qū)綜治中心。 通訊員供圖)
2023年以來,湖南全面開展基層綜治中心示范帶動建設,培育一批建設范例。2024年,湖南強化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印發(fā)指導性文件,明確細化標準和工作舉措,為全省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提供了操作指南。
今年3月底,中央政法委召開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現場會,明確要求到明年基本實現省、市、鄉(xiāng)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其中,縣、鄉(xiāng)綜治中心重在矛盾糾紛化解,省、市綜治中心重在統(tǒng)籌協(xié)調。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縣級綜治中心正朝著6月底前全面實現“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目標推進,確保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
湘西州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市州一級綜治中心,協(xié)調14個職能部門入駐,集成信訪接待、矛盾糾紛調處、法院訴訟服務、檢察院檢察服務、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等功能,以“高整合”實現“高效率”。
岳陽市湘陰縣鄉(xiāng)級綜治中心則在一樓群眾接待大廳設置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公安派駐等3個工位,主要承擔來訪群眾接待與事項登記辦理,真正實現讓群眾“只跑一地”“只進一門”。
解鎖智慧治理“新密碼”:從人海戰(zhàn)術到數據跑腿
如果說硬件升級是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的“筋骨”,那么智慧化賦能則是激活治理效能的“血脈”。
2023年以來,湖南不斷優(yōu)化“全省綜治一體化信息平臺”,構建綜治數據、業(yè)務流轉“兩個基礎支撐體系”,融合社會治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安地圖等多個業(yè)務應用,保障全省綜治基礎數據、業(yè)務數據實時共享交換,各級各部門綜治業(yè)務縱向辦理、橫向流轉、跨地域協(xié)同。
更多數據賦能糾紛化解的創(chuàng)新實踐,在基層“開花”。
自去年8月實體化運行以來,長沙縣綜治中心全面整合縣域資源化解矛盾的同時,不斷健全數據融合體系,以信息化賦能基層治理。如,通過平臺識別惡意投訴、惡意報警、惡意行政復議以及在各渠道重復投訴舉報等異常行為數據,實現監(jiān)測預警和提前處置。據統(tǒng)計,今年1至3月,3次以上重復糾紛警情同比下降44.2%。
在郴州,一款名為“百姓解憂站”的應用,打通公安、信訪等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199個職能部門和全市律所、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機構之間的數據壁壘,老百姓“指尖下單”,各部門主動“解憂”。
在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群眾之間如果有矛盾糾紛,只需要在微信里搜索“五溪解紛”小程序,輸入訴求事項,填寫發(fā)生地和聯(lián)系方式,人民調解員就會主動上門調解?!?/p>
采訪中,許多一線的矛盾糾紛調解員都有共同的感受,過去調解靠“磨嘴皮”,現在有了“大數據”賦能,調解更高效了。
織密風險防控“安全網”: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出擊
物理空間的打造,讓矛盾糾紛調解各部門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聚指成拳的轉變,而工作機制的創(chuàng)新,則為風險防控織就了一張全天候、立體化的“安全網”,讓各部門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出擊的轉變。
針對非警務類警情,長沙縣星沙街道綜治中心建立綠、黃、紅“三色”預警機制,它們對應低、中、高三個風險等級。綠色的由人民調解員和相關單位調解,黃色的由派出所、司法所、相關單位、社區(qū)聯(lián)調,紅色的則要報街道黨工委成立工作專班處置。
去年8月底掛牌以來,星沙街道已調解216起矛盾糾紛,其中成功調解195起,由矛盾糾紛引發(fā)的重復警情同比下降19.6%。
隨著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湖南各地的探索實踐正轉化為制度建設。
(湘西州綜治中心。 通訊員供圖)
湘西州的“抓三級定三責”解紛工作法,實現矛盾糾紛村級首調首處、鄉(xiāng)級聯(lián)調聯(lián)處、縣級終調終處;
常德探索的“平安指數”促進解紛工作法,依托政府數據資源共享平臺,運用指數算法自動指派任務,明確主辦單位,減少多頭請示和敷衍推諉,顯著提高了矛盾糾紛調處的效率。
……
“下一步,湖南將錨定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目標定位,推動調解組織、行政主管部門、審判機關、法律監(jiān)督機關等各方解紛資源入駐綜治中心,充分運用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法律監(jiān)督等法律手段,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整體合力,確保人民群眾的訴求有人辦、依法辦?!笔∥ㄎ嚓P負責人表示。
責編:施泉江
一審:施泉江
二審:李茁
三審:唐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