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2025·共赴旅發(fā)盛會91丨在這里,看岳陽最美夕陽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17 11:39:35

編者按:

2025年5月,第四屆湖南旅游發(fā)展大會在岳陽舉辦。這是省委、省政府交給岳陽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是推動岳陽文旅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奮力開創(chuàng)中國式現(xiàn)代化“七個岳陽”新局面的重大機遇。

在中共岳陽市委宣傳部指導下,湖南日報社岳陽分社攜手岳陽日報社、岳陽市廣播電視臺,傾力推出“相約2025·共赴旅發(fā)盛會” 融媒體系列報道,全面講述湖南文旅產(chǎn)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生動故事,擦亮 “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文旅品牌,助推岳陽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敬請關注!

在這里,看岳陽最美夕陽

——“江小豚”的江湖旅游攻略之二

大家好,我叫江小豚。今天我?guī)Т蠹矣斡[的地方是岳陽飄尾水域。這里湖水清澈,水草豐茂,夕陽西下,江水被染成橘紅,波光粼粼,已成為游客的新晉打卡地,有著“岳陽最美日落賞景點”和“湖南阿勒泰”的美譽。

我依稀記得,以前這里不是這樣的。

媽媽總說,我們家族的記憶是刻在水紋里的。從前,她帶我游過岳陽飄尾水域時,總要把我往水底拽——水面上漂著塑料袋和油污,岸邊的水泥堤壩硬邦邦的,人類的漁船突突作響,螺旋槳差點削掉表弟的尾鰭。這里對我們來說,是危險的水域,也是噩夢般的存在。

飄尾社區(qū)的老居民、今年61歲的馮長生爺爺見證了這片水域的過去。他告訴我說,以前飄尾的岸邊是一片光禿禿的淺灘,砂石滿堆,塵土飛揚,垃圾成堆。水里一片黑乎乎,臭味難聞,魚蝦銳減。

但近幾年,這里開始變得像外婆講的童話。

那天我浮出水面換氣,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總堵在河道口的垃圾山不見了,岸邊的砂石堆也消失了,水草像綠綢帶一樣纏著我的肚皮游動。最稀奇的是岸上那群人:他們不再舉著長竿電魚,反而扛著相機追拍我的后空翻,有個小女孩舉著畫板喊:“江豚寶寶看這里!”我故意躍得高高的,濺起的水花惹得他們咯咯笑。

原來,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岳陽段考察時,留下了“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

我所居住的岳陽開始全面實施長江岸線專項整治、洞庭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取締沿長江岸線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個非法碼頭。飄尾社區(qū)也投入資金,開展清理整治周邊道路沿線、陳年垃圾、湖灘保潔、新建垃圾分類點等6項工作。

填土方、植草皮、播草籽……周邊居民自覺參與填土復綠。飄尾社區(qū)還集中整治清理洞庭湖湖灘岸線違規(guī)種菜行為,開展河、田、林長制湖灘治理,以及“守護好一江碧水”志愿服務活動。

現(xiàn)如今,非法砂石碼頭早已不見蹤影,江灘重新恢復寧靜,青草冒出頭來,一片生機盎然,水質(zhì)也肉眼可見地清澈了,我的江豚兄弟姐妹們也多了起來,魚蝦們也陸續(xù)來到這里,開始繁衍生息。

晚霞中的飄尾水域。彭正陽 攝

飄尾岸邊建立了一座浮橋,浮橋不遠處就是岳陽縣現(xiàn)場調(diào)度水上聯(lián)合執(zhí)法基地,專門用來打擊非法捕撈、非法采砂、非法運輸、污染環(huán)境等行為,為我和我的小伙伴們營造好的生活環(huán)境。暢游在這片水域,時??吹接写┲咨榧喌那閭H,站在岸邊追著夕陽拍婚紗照,一切都是那么幸福。

今年59歲的上岸漁民周界武爺爺,祖孫三代曾都在洞庭湖里捕魚。那天遇見周界武爺爺?shù)男〈?,我差點沒認出來——他的船頭飄著“護豚志愿隊”的旗幟。聽岸上的白鷺說,2019年,在洞庭湖里捕魚40多年的周界武爺爺響應“十年禁漁”的號召,轉型上岸。上岸后,他和漁民們一起養(yǎng)龍蝦,后來又成了岳陽縣漁政局的護漁員?,F(xiàn)如今,周爺爺和同事們定期巡湖,勸導和打擊非法捕撈,完成了從捕魚人向護漁人的轉變。

不只是周界武爺爺,外婆最近總念叨:“退捕的老漁民都成了護漁員,上次二姨被漁網(wǎng)纏住,就是他們剪的網(wǎng)?!彼[著眼睛笑,皺紋里閃著粼粼波光,“這江水啊,終于活回它本來的樣子了?!?/p>

媽媽說,現(xiàn)在我們的蘆葦迷宮成了人類的自然課堂,漁政執(zhí)法船會溫柔地繞開我們的魚群。有天我撞見一群戴草帽的人往水里撒小銀魚苗,他們胸前別著鮮艷的黨員徽章,袖子上印著“守護一江碧水志愿隊”。

今年5月,第四屆湖南旅發(fā)大會將在岳陽舉行。飄尾日落美景在抖音、微信等平臺獲得持續(xù)曝光和宣傳推廣,飄尾社區(qū)相繼增設的愛心斑馬線、晴天歌詞墻、秋千椅、心形吧臺,如今已成為令人流連忘返的打卡地。飄尾日落也迅速出圈,被譽為“岳陽最美日落景點”“湖南的阿勒泰”。

平日里,最熱鬧的是飄尾的浮橋。每到夕陽西下,棧道彎彎地探進湖里,人類舉著相機定格一張又一張的日落美照,不時輕聲細語:“好美的夕陽!”“快看,江豚一家在教幼崽捕魚呢!”夜晚那里會亮起星星燈,像給湖面戴了條琥珀項鏈。我和兄弟姐妹們常在燈影里嬉戲,人類的歌聲混著我們的哨音,隨著波紋一圈圈蕩開。

馮長生爺爺對飄尾的變化感受頗深:空氣清新了,環(huán)境好了,游客多了。每到周末,來飄尾看日落的游客絡繹不絕,社區(qū)居民擺上水果攤和冷飲點,收入也增加了。

每當暮色染紅湖面,我總愛頂著浪花眺望飄尾。岸上的綠樹捧著白鷺,水下的白沙托著青螺,船舶劃過的地方不再泛起黑沫,而是蕩開層層清甜的水紋。我知道,這是人類和我們共同寫下的童話。

噓——你聽!遠處的鐘聲又響了,這次不是警告,而是江水、江豚和人類的和鳴。

手記

夕陽西下,暮色中的飄尾,晚霞將江豚躍動的剪影拓印在長江的記憶里。曾經(jīng),污水讓江豚的呼吸變得沉重;而今,飄尾水域被譽為擁有最美落日的“湖南阿勒泰”,成了游客必打卡的網(wǎng)紅景點之一。望著廣袤的湖草,我似乎讀懂了生態(tài)治理最樸素的答案。 這片水域教會我們:生態(tài)覺醒從來不是宏大的敘事,而是千萬雙托起生命的手,在水泥堤壩舊址上編織起的新的童話經(jīng)緯。此刻,江面躍起的水花正叩擊著時代的回音壁——每個生命都值得一片自由呼吸的水域。(丁瑜)

責編:王相輝

一審:馬如蘭

二審:徐典波

三審:姜鴻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